科技领头雁(最美农技员) ——记内蒙古临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米志恒 素有“塞外明珠”之称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是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区)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在这片2333平方公里的绿色沃野上,有一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临河的每一寸土地。他就是临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国家级推广研究员米志恒。 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 临河区是农业部确定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实现临河区种植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效益,米志恒提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方向,先后组织实施各类重点推广项目,参与制定农业发展规划等。 多年来,米志恒与各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引进小麦、玉米新品种134个、葵花新品种143个,进行试验、示范,从中筛选出了一批抗病性强、稳定性好的农作物品种,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 农业被插上科技的翅膀,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玉米后茬免耕种植向日葵栽培技术、小麦套晚播向日葵栽培技术、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技术……每项技术他都认真推广。仅玉米后茬免耕种植向日葵栽培技术一项,每年推广面积达12万亩左右,为当地增加经济效益3800万元。 同事们都说,推广发展现代农业技术,米志恒很有一股“拼”劲。展示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农业科技园区,米志恒每年都要组织建设8—10个,以点带面辐射全区,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2014年,农业部组织各地开展蜜蜂授粉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他带领同事们在39摄氏度的高温下,奋战在田间地头,搭网架、铺防虫网、安装性诱捕器。蜜蜂授粉期间,他需要经常到田间记录蜜蜂授粉情况,被蜜蜂蜇、高温中暑都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他不慎将铁架砸在了脚上,脚马上肿了起来,他简单处理完后,又忍着疼痛一瘸一拐地开始了工作。 将科技的甘露洒向千家万户 农业要增产,农民也要增收,农技推广必须“两条腿走路”。为了让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鼓鼓的腰包,米志恒不断钻研农业知识,长期深入“三农”第一线,进村入户推广实用农业技术,帮助农民提高科技素质,打造致富动力。 牢牢稳住主要产业。作为临河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向日葵占总播面积的1/3,农民经济收入约有35%来源于此,向日葵产业的兴衰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活。 面对制约当地向日葵产业发展的病虫害问题,米志恒不断探索这方面的实用新技术。他和内蒙古农科院专家及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教授一起,共同研究制定出了有效防控黄萎病发生与防治的综合措施。2015年,临河区推广向日葵黄萎病绿色防控技术45.5万亩,种植户增收7735万元。 坚持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走在临河区八一乡联丰村、图克镇东兴村,一座座大棚排列整齐,大棚里新品种蔬果挂满枝头,累累果实让人陶醉…… 保护地蔬菜是临河区的特色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跳出品种老化、技术落后的瓶颈,米志恒带领大家推广工厂化育苗、嫁接栽培、无土栽培等农业新技术,目前每亩设施农业的纯收入可达3.5万元,是大田作物效益的15—20倍。 新技术的推广,吸引了投资和就业,形成了农民致富的内生动力。2016年,巴彦淖尔市中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投资建设设施农业4000亩,初步形成了“农户联建”“农企联建”“企业承建、农民承租”等多种运营模式。经测算,全区设施农业年产值可达10亿元左右,带动蔬菜种植、流通、销售等相关从业人员近万人。当地农民笑称,米志恒是他们的“活财神”。 三十载光阴荏苒。如今,年过半百的他仍然活跃在田间地头,每周都会用3到5天时间到农村向农民传授科学种田新技术,帮助农民解决问题。他平日里并不善言辞,但只要和农民在一起,话总是说不完。 本报记者 郁静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