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歇吧,终于歇下了。李飞44岁的生命,定格在2017年的冬日。
他身无长物,留下一个“塌了天”的家,父母再无倚靠、下岗多年的妻子余生艰辛、儿子学业未成、女儿尚在懵懂……
但他却为赤石桥乡8000口人留下了希望。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他掏心扒肺,耗尽精力,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群众的心尖上。
用生命坚守信仰坐标
他把党的要求、党交给的任务看得重如泰山
24年后又回到这里,车窗外还是当初情景,他已不是当年模样,从农机管理员到乡镇书记,担子重了。这一天是2016年9月13日,他记到本上,本子的扉页竖着两行写下“赤石桥乡”“李飞”,郑重而严肃。
上任不足半月,李飞跑完了19个行政村,走访了全乡216个贫困户,一个笔记本,写得满满当当。他炽热地燃烧着,白天奔命式地下乡,晚上常常工作到天亮。乡武装部长李宝和扶贫工作站站长王晓飞有过一段对话,“不管多晚,他一定没睡?”“嗯,他好像就不会累。”“他总得睡觉啊,能睡多长时间?”“不知道,咱睡时他开着灯,咱起床他的灯还亮着。”
赤石桥乡党委副书记宋炯说:“也许工作方式有很多种,但他选择的是最直接也最辛苦的那种。”心里迫切就不辞辛苦,一趟一趟,他拿着写满笔记的本子拉着他、催促他,两人合作对3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了专项整治,新组建起两个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李飞把这句话写在了笔记本上。心怀担当才会尽职尽责,那些笔记本上还记着全乡脱贫的一个个产业规划,有引进联众菇业的计划,有宝成生态种植合作社的成立步骤,还有壮大兆丰源养殖、拓宽林溪种植的想法和措施。
李飞用生命坚守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坐标。14个笔记本,440多天,记录着一颗纯粹的心灵,定格了他为人民奋斗不息的生命。
用生命坚守服务于民阵地
从家长里短到纷冗繁杂,他直面难题能为善为敢于担当
想起李飞,一定会想起两套衣服:运动服、迷彩服,写满了他的故事。
2016年9月20日,已过了山西工商学院开学的日子。武玉香收起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因为全家三口,奶奶80多岁了,父亲生活不能自理。
下午她家来了一个穿运动服的人。他讲知识的重要,讲家庭的责任,最后他说:“学费不要愁,我来想想办法。”
第三天这人又来了,这次穿的是迷彩服。一进家门就说问题都解决了,让她准备一下去上学。这时她才知道,来人就是上任才10天的乡党委书记李飞。
3天里,李飞先是联系助学贷款,又和乡信用社商量教育扶贫贷款,还从学校为武玉香争取到每月300元的补助。
事情没有结束,听说信用社和这个学校有招聘合作关系,考虑到将来就业,李飞和孩子商量后说服校方调整了专业。
一年后,武玉香能享受每年3500元共4年的无偿资助。但因为有贷款,她无法获得。又是李飞,银行、村委、企业走了大半天还差1000元,他补上了。
李飞的迷彩服、运动服,赤石桥乡的乡亲们再熟悉不过。
还是这身打扮,李飞走进姚壁村白龙虎的旧屋,看着一张床、一个灶台、一口缸,他动了情。一年后,白龙虎的新房落成,李飞说:“老白,家是好家,但缺两件家具,我给你想办法。”
白珍则孤苦多年,李飞经常登门看望,88岁的老人有些糊涂,每次都问:“你是谁?”李飞总是拉着她的手说:“我是您的儿子。”
全乡351名贫困人口,每人他至少见过3面,每家都了如指掌,是乡里出了名的扶贫“活档案”。
李飞常说:“我们干工作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是为了群众脱贫致富,只要还有贫困我们就该一天也不安宁!”
“如果无法按时脱贫,我们就失职了!”正是这份不安宁,让他拧紧了发条,用生命为群众谋幸福,为乡村播希望。
用生命坚守公仆之心
任何时候都以身示范,他是所有人的榜样
乡村公路上,一个人影边走边捡拾垃圾,废纸片、饮料瓶、破皮鞋……装进塑料袋,又放到车上。“这人是谁?”“乡里新来的李书记。”此后,桃坡底村所有人,见垃圾就拾。
下乡碰上饭点,人家吃什么,他吃什么,吃完结账,只有一次例外。
青杨湾村党支部书记任守信正准备午饭,听得李飞在门口喊:“捎带我的一碗。”原来他没有吃早饭,上午跑了3个村,看了11家贫困户,路过这里实在太饿了。这饭他吃了一半就被电话叫走了。
除夕夜里,他逐村巡查,凌晨2点多,迎新的鞭炮响过许久,每个村报告安全才躺下休息。这天夜里,李飞在电话里批评了一个擅自离村去县城过年的村干部。年三十被批评,自然心里十万个不服:你李飞要是没回家团圆,今后你说咋办就咋办。
不止除夕夜,大年初一李飞也没回家,挨个看望村干部、护林员、贫困户。初六没回去,十五没回去,他家的团圆饭吃到了正月底。
李飞也有发狠的时候,去年4月余家沟村一处荒坡有了火情,不过十来分钟他就赶到。姚壁村张宏庆清楚地记得,那天李飞一下车,操起铁锹直奔火头,火苗围裹了他,几遇险情仍旧奋不顾身。
这一次,和他一起豁出去的还有那名年三十刚被批评的村干部。
工作了20多年,揩油索利的机会不是没有,但李飞从不。他的工资,经常“散”出去,对自己却“抠”得很紧。
迷彩服是乡里护林防火发的,一身运动服没有牌子,出自家门口市场的裁缝,连工带料200元。
住的房屋是父母的,几十年旧楼的顶层,夏天逢雨就漏,妻子曾托人捎话,捎回的还是话,“买卷塑料胶布粘一下”。但对全乡的危房,他是一家一家,无一遗漏。
田建中建房、连春元需要粉碎机、香菇厂后续资金、桃源村3个孩子的户口……李飞的本上密密麻麻。一个人的脑子里究竟能放多少事?赤石桥乡乡长孙晓晔说,“李飞书记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全乡有8000口人,他的心能分成8000份”。
唯独没尽到家庭责任
是家人与他一道,扛起乡亲通往幸福的最后艰难
摄氏14度,这是李飞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这清冷和他20多年里回家次数一样低。
上大学的儿子缺了生活费向爷爷诉苦,70多岁的老父亲连夜上门“问罪”。窗外灯火通明,儿媳妇刘丽丽却点着蜡烛,因为没钱交电费,电已经停了一个星期。
家里的多少艰难,都交给了爱人刘丽丽。用了20年的布沙发破得不成样子,她搬来母亲的缝纫机修补;墙皮开片,是她踩着两张凳子用胶布一片一片固定……她还曾想过接手一家快递业务,李飞回绝了,“你全职管好家里,我就不用分心”。
这个乡镇书记何曾没有儿女之情?妻子发来的微信再絮叨,他也安慰、欣喜。有时妻子会问:“你是不是觉得我絮叨?”他回:“我很爱听,想听你说说家里的事情。”
直到前年,他才用攒下的钱,给她买了婚后第一条项链。
去年9月,李飞给妻子过了唯一一次生日。40元的蛋糕,68元的套餐火锅,饭后妻子想让他陪着走走,不过几百米,他就满脸歉意地说:“累得想休息了。”
他心疼家人,但看着更多尚未脱贫的群众,毫无犹豫。
去年11月14日,加班熬了半宿的李飞病倒了。
省城医院的病房里,妻子刘丽丽看着昏迷的他心跳加速。没有谁比她更懂他了。
小时候,学唱每个沁源孩子都必学的梳妆台调《望延安》,他和她都不解,为什么在1942年那个残酷的严冬里,父辈们宁愿在深山里铺蒿盖草,宁愿端着冷水炒面眼望延安。后来他晓得了,是因为那里有毛主席,有共产党。
长大后,他参加了工作,成为共产党的一员,渐渐懂得了这理想与信仰的伟大,认下了一条道,全心全意为党的事业奋斗。
2017年11月25日,李飞永远地走了。
赤石桥的父老乡亲扶老携幼,赶往县城……
实会湾村70多岁的田长寿来到灵柩前,“孩子,咱本乡的规矩不能给小辈人磕头,可你当得起啊。”他重重磕了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