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鏉忔灄闀  龙扬镇

长春:护好“粮袋子”守住“大粮仓” 2533万亩黑土地更肥沃

2021-07-27 18:24  发布:中乡网  责任编辑:晓东

7月,长春大地俯瞰如画!千里沃野,掀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绿色发展新篇章。推进黑土区农田系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和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着力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书写“三农”大文章——长春市正在全力打开黑土地上的健康密码!

黑土地是大自然的宝贵馈赠。日前,吉林省将每年7月22日确定为“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日”。拥有黑土地耕地面积2533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95.87%,长春市是名副其实的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单产、总产和调出量一直位于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土地肥到家,捏把泥土冒油花。一两黑土二两油,插根筷子也发芽。”这曾是来自黑土地上的由衷感叹。但在粮食高产的背后,多年“用养脱节”,导致黑土地土壤退化,难复“当年之勇”,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如何在保护黑土地永续利用的同时多产粮食?保卫黑土地,筑牢大粮仓!肩负着这一使命,近年来,长春市致力于不断探索黑土地保护的新路径——落实黑土地保护试点、推广保护性耕作、建设高标准农田等,黑土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因此得以稳定和提升,全市粮食产量已达到240亿斤阶段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加权平均为2.7%。

今年长春市结合各县(市)区实际,统筹部署,综合施策,全市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拟成立长春市粮食安全工作暨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长春市关于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的实施意见》,涵盖10方面40条具体措施,建立多部门合力保护机制,将人才、资金、项目、政策等向黑土地保护聚集。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组建起黑土地保护专家委员会,为长春市黑土地保护提供高水平智库支持。

打通农田“大动脉”,疏通黑土地“毛细血管”,一项项黑土地保护举措,让长春底气十足地立下端稳饭碗的“军令状”。

千万亩保护性耕作提起“精气神”

7月20日,在九台区纪家街道的一片农田里,玉米挺直了“腰杆”,植株已超过1.5米,传递出丰收的希望。“这片地用的是保护性耕作技术,连日来高温少雨,这项技术的蓄水保墒效果明显!”眼下,正是田间管理作业的关键时期,农田里玉米的长势令凤财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凤财感到欣喜。

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张凤财来说并不陌生。“刚开始推广时我就用了,最初只有15亩,现在6000多亩都用了这项技术,丰产丰收有保障,”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张凤财“结缘”的10余年,助推了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凤财合作社已成为这项技术的推广示范基地。

凤财合作社的发展历程,正是长春市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一个缩影。2010年11月,长春市出台了《关于积极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意见》。从2011年起,长春市开始实验示范该项技术。

当时的面积只有30万亩。此后,推广面积逐年增加,今年实施玉米免耕播种技术达到1057万亩。快速增长的背后,是长春市十余年来持续强力推进,更是好的收成让农民对这项技术高度认可。春季播种期间,全市约有4489个作业服务组织参与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共出动免耕播种机械9100台。

近年来,长春市将保护性耕作列入全市首选和主推的农业生产重大新技术。为啥要主推这项技术?保护性耕作是在传统农业耕作的基础上,实现重大变革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是保护黑土地的主要措施,更是保持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黑土不断增多,种地成本就能持续降低。”实施保护性耕作,还有一笔更大的经济账:不再旋翻、不打垄、不铲不趟,可最大限度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机械免耕播种,更是省去了春、秋机械整地,减少农机具进地作业次数至少3次以上。张凤财粗略地算下来,每亩地能省100多元,平均增产5%以上。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保护性耕作推广力度。2021年,长春市将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作为粮食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农业部门实施目标管理,逐级分解细化,深入探索适合不同区域、土壤条件、机械水平和气候特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实施玉米保护性耕作,大量的秸秆根茬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增加,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保护性耕作具有强大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留茬固土,秸秆留在田间覆盖地表,减轻风蚀、水蚀;深松追肥改变了“一炮轰”,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强了抗旱和固水能力,避免了秋、春两季焚烧秸秆。

专业化防控增效“减压力”

“千年好土这么肥,不能在我们手里给整没!土地缺啥肥,我就上啥肥,今年钾肥一点都没上,玉米长得比往年还好。”在榆树市增益农业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测土配方施肥的建议,今年每亩地平均“减肥”20多公斤,“以前种地就是‘老三样’,为了多打点儿粮,氮磷钾撒的一年比一年多,盲目加大化肥量,黑土地地力下降日益严重。现在好了,按照配方买肥,省了化肥钱,每亩地还能多打不少粮食。”说起测土配方施肥,合作社负责人马占友笑逐颜开。

测土配方施肥好在哪?测土配方施肥将极大地优化肥料氮、磷、钾配比,促进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通过强化新型经营主体科学施肥指导,转变传统施肥方式,从而带动周边农民科学施肥、精准施肥,走高产高效、优质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

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既改善土壤质量又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长春市利用政府资金支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应用化肥与有机肥配施,降低化肥农药对地下水及地表水源地的污染压力,提升黑土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深入开展化肥减量增效工作,今年长春市下发《长春市2021年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化肥利用率稳定在40%以上,化肥减量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并在各县(市)区建立35个百亩以上化肥减量连片示范区。

如今,科学施肥、绿色防控的理念,逐渐深入农民的田间地头,为黑土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加速生物农药和高效、低风险农药推广应用,长春市积极开展玉米螟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水稻稻瘟病飞防作业,加大有机培肥力度,实施粪肥还田沃土行动,推广膜覆盖发酵堆肥处理技术模式,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提升地力。

以点织网示范“力度大”

任何一项重大农业新技术的推广,都需要农民有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如何突破黑土地保护利用的瓶颈?长春市根据农业技术推广规律,重点抓好黑土地保护试点项目。

“今年合作社流转土地9000亩,计划列入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采取玉米秸秆全量覆盖还田,作业地块还有补助。”在位于双阳区的欣铭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尹殿伟正琢磨着保护性耕作高标准应用基地的相关政策。

今年,双阳区将计划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示范项目5万亩,重点推广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秸秆集行覆盖还田、高留根茬秸秆覆盖还田、秸秆整秆覆盖还田等作业模式。

从2015年至2017年,长春市在榆树市、农安县、公主岭市实施了第一批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每地每年实施面积10万亩,并召集当地农民参观学习。随后,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黑土地保护工作支持力度,对公主岭市继续开展保护利用试点建设。2021年,长春市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大力支持,6个县(市)被纳入《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实施范围,计划实施项目任务41万亩,通过抓典型、树标杆、重示范,以点带面,扎实推进黑土地保护。

千万亩“高产田”亮出“硬实力”

春争日,夏争时。走进农安县小城子乡顺民心种植合作社的水稻基地,绿油油的地块一望无际。田间道路宽阔平坦,路两侧的防渗渠平整美观,大小沟渠纵横相连……一幅“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新画卷在此展开,这也是长春市多年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标志性特点。

根据黑土地分布现状,长春市将通过农田土壤侵蚀治理、肥沃耕作层构建、盐碱耕地内涝治理三大方面提升地力,有效遏制黑土地退化,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有效破解了既要保护生态又要粮食增产的难题。

2021年,长春市高标准农田累计建设面积迈入千万亩大关,全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任务119.1万亩,比2020年增长68%。其中,国家发改委资金渠道新增长春市东北黑土地保护建设项目50.38万亩,总投资8.27亿元,面积占全省总数的42%……一连串耀眼数字下是强劲脉动,其背后是长春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将进一步向黑土地保护倾斜。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推进长春市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治,大力实施田间灌排、田间道路等建设工程,全面提升黑土区农田基础设施水平。

“以前,我们这儿的田间道路低洼不平,一到下雨天就变得泥泞不堪,排水靠人力挖渠的老办法,土壤泡久了容易发生板结,造成作物减产。”说起高标准农田建设对黑土地保护的作用,合作社负责人王东侠高兴地说,“现如今,种地变成了一件省力又幸福的事!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泥路、防渗渠、水井全都修到了田间地头,有效种植面积增加了10%左右,实现了旱涝保收。”

百项科技引领拿出“真绝活”

过了小暑,正是农作物生长旺盛的季节,穿行在农田里,一股现代农业气息扑面而来。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在农田里作业,植保无人机在空中来回盘旋,新型飞蛾诱捕器插在田边,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准备就绪……7月16日,多种涉及黑土地保护的科技示范项目,集中亮相在德惠市米沙子镇举行的“减药控害虫口夺粮”应急演练现场会。

今年,德惠市重点加强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水稻、玉米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3%以上,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加快推广,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和农药减量化的有机统一,从而让黑土地更加肥沃。

农业科研领域百花齐放,各种黑土地保护集成方案正在长春大地上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2018年至2020年,长春市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奖共立项结项111个,涉及黑土地保护项目就有71个,项目实施面积约480万亩。其中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土地深翻51个,化肥农药减量、生物防治植保技术20个。

在集成科技示范的同时,长春市还推广了一系列效果好、操作简便、成本适当的黑土地保护技术,耕作模式正向着更深更广的领域不断拓展。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玉米秸秆全量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长春市通过几年的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围绕前置归行机、后置归行机、苗带耕整联合作业机等关键机具进行技术研究和攻关,破解了生产中的难点问题,系列创新机具得到大量推广应用。

来源:长春日报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