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11月10日,2020年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培训会现场,西绕站了一个上午。 这位甘孜州乡城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的腋下夹着一本资料,遇到重要处,随时抽出来记下几笔。由于参会人数太多,偌大的会场被挤得满满当当,没找到座位的他只能站在后面旁听。 作为脱贫攻坚期内最后一次考核,这是熟悉又陌生的一次考核。说熟悉,因为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已开展5年,是年终岁尾四川省扶贫领域的规定动作;说陌生,是因为今年无论从内容、形式到要求,都有了诸多变化。 考什么? 回答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必答题”以及克服疫情灾情影响“加试题” 培训会现场摆放着一本本考核工作手册,这是所有人的“参考书”。 以市县党委政府脱贫攻坚成效结果考核为例,主要关注4方面内容,即脱贫成效、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扶贫资金(包括金融扶贫)的使用情况。省扶贫开发局督查考核处处长薛兵介绍,脱贫成效既看2020年减贫任务完成情况,也要看脱贫攻坚责任书完成情况,相当于过去5年工作总体考核。 记者注意到,今年考核尤其重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收入增长变化情况。 “2014年以来的收入增长率、今年受疫情影响的收入下降率,这些都要统计。”培训会现场,薛兵尤其强调对收入结构的分析。他举例道,如果某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年来增加的都是转移性收入,那说明该贫困户的收入来源单一,从侧面反映出其减贫成效不可持续。 “今年的考核评估是脱贫攻坚期内的最后一次‘年度考’,是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必答题’和克服疫情灾情影响‘加试题’的‘两题联考’,也是脱贫攻坚战5年来的‘全面考’。”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降初强调,与往年相比,今年考核工作责任更重大、使命更光荣、任务更繁重、要求更严格。 谁来考? 161个县市区互为“考官”更有督导组随时“监考” 四川161个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县市区都要接受考核。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考生”,谁来扮演“考官”? “我们采用县际交叉考核的方式,让不同县市区之间互为‘考官’。”省扶贫开发局督查考核处工作人员吕游介绍,161名“考生”将分别进入4个“考场”接受考核。 第一个考场,是凉山州今年计划摘帽的7个县,7县交叉考核;第二个考场,是在除去凉山7县的剩余38个深度贫困县内交叉考核;第三个考场,是在除去45个深度贫困县之外的43个贫困县内交叉考核;最后一个考场,全省73个非贫困县交叉考核。 省脱贫攻坚办要求,各县要抽调脱贫攻坚骨干力量参加县际交叉考核,脱贫攻坚“三保障”部门和援藏援彝前方工作队必须派人参加。考核人员需通过考试且得分在90分以上,才能参加考核。 有“考官”,更有“监考”。今年实地考核期间,四川省将组建161个督导组到县监督。督导组不仅监督考核组是否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认真履责、独立考核,也要监督被考核县是否有干扰或不配合考核的行为。 怎么考? 有百分制,有十分制,形式不同,但细化和量化是共同点 培训会现场,记者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每项考核工作除“考卷”不同,评分标准也不同。 有百分制,贫困村“五个一”帮扶工作考核,组织领导占40分,日常履职及作用发挥占60分;有十分制,省直部门(单位)定点扶贫只有10分,用2分、4分等分别赋值不同工作。 无论如何计分,今年考核的共性是突出细化和量化,让考核更具针对性。以易地扶贫搬迁为例,共有6大类13项内容,涉及任务完成、拆旧复垦、后续帮扶等搬迁全流程。 具体操作上,考核采取座谈交流、查看资料、实地入户走访等方式。样本抽取方面,四川省规定实地调查村总数不少于5个,要包括已脱贫村、年度退出村和非贫困村,往年国家和省级交叉考核、第三方评估、督查过的村原则上不超过1个。 考核并非“一考定终身”,如被发现问题,被考核县有改正机会。省脱贫攻坚办要求,对于调查员发现的疑似问题、个案问题等,被考核县必须立行立改并及时整改到位。“改得好还要加分。”薛兵表示,对于离县前整改到位的问题,考核组还要再去现场核实。(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侯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