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燕燕是浙江省绍兴诸暨市“青年说”宣讲团成员。近几个月,俞燕燕的身影不时出现在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纪念馆、梁焕木纪念馆、何文隆事迹陈列馆、宣侠父纪念馆等宣讲场所,让更多的人了解诸暨市的“红色故事”。 绍兴市拥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百年来沉淀的丰富“红色文化”,承载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孕育出了独特的城市气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绍兴各地积极营造全民学党史氛围,用好基层文化阵地,创新形式讲好故事,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助力乡村振兴。 分类指导实现广覆盖 分类指导,创新方法,是绍兴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大特色。 青年是希望、是未来。绍兴市将青年群体作为重点对象,掀起了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各团组织纷纷开展“书香共青团·季送好书”专题活动、“走进红色课堂学党史”专题培训等,动员绍兴团员青年利用“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浙里潮音”互动学习产品等进行线上互动学习,累计参与学习人数达到186万余人。 绍兴民营企业发达。上虞区按照“党建强、发展强”标准,选择上市企业、产业链企业各10家,组建“凤凰领航”“红漫娥江”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线路,以及“红湾宣讲团”等两新组织宣讲队17支,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在诸暨市,当地结合珍珠产业特色积极挖掘直播人才,建立党支部,促进直播间党员的凝聚力。同时,建立“帮带制度”,目前15名直播头部党员各联系5个直播间,帮助其开户、引流、拓宽销售渠道、规范降低退换货率、提升销售量。 由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组成的柯桥区“五老”宣讲团,纷纷走进学校进行宣讲,成为一条独特风景线。绍兴市立足离退休干部工作实际,组建老兵志愿先锋队、开展老党员“声动越城”口述历史工作,为离退休干部学习党史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目前,约100名“最美老党员”活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尽力发挥余热。 夯实基层阵地“聚民心” 评话《智取威虎山·真假胡彪》、越剧折子戏《碧玉簪·送凤冠》、莲花落《核桃树下》、微党课《幸福唱出来》……6月10日晚上,越城区灵芝街道大树江社区文化广场上,“永远跟党走”——我们的节日专场晚会热闹开场,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观看。 农村文化礼堂是乡村文脉的重要载体,截至目前绍兴市累计建成文化礼堂1479家,党史学习教育的触角已更有效地延伸至基层角落,特别是以“越讲越响”理论宣讲品牌为引领,集成了“台门汇”“小柯开讲”“虞声嘹亮”“剡溪之声”“天姥云讲堂”等品牌宣讲团队,目前全市累计开展宣讲3000余场。 在新昌县澄潭街道梅渚村,村党总支和达翡音像馆联合组织“音像中的百年巨变”观影学党史活动,以时间为脉络,以音像为载体,通过赏析经典电影片段和音乐重现百年来的红色历程。“作为一名农村党员,这样观影学党史的方式非常新颖,通过红色电影和红色歌曲重温党史,让我更深层次地意识到要将初心和使命融入具体工作中去,为乡村发展贡献一分力。”党员何春锋说。 线下宣讲百花齐放,线上宣讲也持续发力。方天是一名80后“绍兴评话”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今年,方天用绍兴评话改编了红色革命故事《红岩》,运用云直播的方式举办了多场宣讲会。“把红色经典、党的理论和评话相结合,让我的宣讲内容更加丰富,大家也更爱听。” “加把劲”助力乡村振兴 挖土、放苗、培土、浇水……这几天,新昌县东茗乡里王村迷你小番薯基地特别热闹,来自东茗乡政府的数十名机关干部正忙着在泥地里扦插迷你小番薯。 “作为基层干部,要多到番薯地里沾沾泥土气息,多到田间地头去工作。”东茗乡党委书记俞梁说,走访中了解到小番薯基地劳动力紧缺,乡里就安排了此次活动,助力东茗乡迷你番薯产业发展,推动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 东茗乡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村集体收入来源单一,农民主要靠种茶为生。今年以来,东茗乡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出台了迷你小番薯产业奖励政策,补助内容包括规模种植、示范基地、市场拓展、连片流转、技术培训五个方面,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企业等最高可获得10万元的政策奖励。 在嵊州市,23名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被选为“乡村振兴专员”,与23个村(社)结对,开展为期一年的派驻工作。一大批街道干部下沉到村、社区后,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如革命老区珠溪村利用红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推出了“我在红村有块田”等特色项目。 6月11日,绍兴市乡村振兴局揭牌仪式在市农业农村局举行,意味着绍兴“三农”工作重心开始转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各项工作。 “我们将以成立乡村振兴局和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方针,为绍兴加快实现‘四个率先’贡献‘三农’力量。”绍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岳德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