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10月12日下午,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宣布了这一消息。 大熊猫,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1869年4月1日,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雅安宝兴对其科学命名,一度被列为濒危物种。 上世纪60年代至今,我国先后建立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对其栖息地进行保护修复。然而,受保护管理机构设置分散、政出多门、规划范围交叉重叠等因素影响,大熊猫栖息地碎片化、孤岛化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其种群健康面临极大威胁。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探索通过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方式予以解决。作为我国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类型之一,国家公园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实行最严格的保护。 “过去,四川、陕西、甘肃都在建设自己的大熊猫保护地,省与省之间、省内各保护地之间体制机制缺乏高效互联互通,须从更高层面统筹推动建设。”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原常务副主任张和民说,建设国家公园,打破行政区划和体制机制限制,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将碎片化的栖息地“串”起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 2017年1月,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全面启动,这是我国首次以某单一物种名称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保护其生活的栖息地和生态系统。 试点区域跨越四川、陕西、甘肃三省,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川片区约2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74%。 让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总规划师王鸿加欣慰的是,当初四川报给中央的试点方案和在试点中提出的很多建议都被采纳。试点以来,四川片区完成廊道植被恢复68平方公里,8000多种伴生动植物随大熊猫的保护得到“伞护”;通过探索建立共建共管共享机制,适度发展特许经营,缓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正式设立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局长李天满说,四川将按照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高质量推进建设工作,为中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四川方案”。(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代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