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英县卓筒井镇为干屏村(资料图片)。为干屏村供图 时 间 表 到2027年 ●在全省启动实施不少于60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打造一批示范样板 到2030年 ●全面完成首批项目实施,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实施模式并推广 施 工 图 ●编制省级专项规划统筹布局,同步推进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在挖掘乡村特色资源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整治内容 ●加强乡村风貌管控,延续川西林盘、川南民居等特色聚落空间肌理,让乡村既“换新颜”又“保原味” ●集聚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参与等各类支持政策,积极构建“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鼓励地方开展跨乡镇、跨流域等不同尺度、不同维度的整治实践,推动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维度跨区域合理配置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为未来几年四川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清晰的“时间表”和“施工图”。这项关乎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何要开展?又将如何推进? 局部试点 “整”出新面貌,乡村上演“变形记” 从耕地细碎分散到平均地块面积翻倍,从遭人嫌弃到种植大户抢着种……几年间,自贡市大安区牛佛镇、遂宁市大英县卓筒井镇乡村风貌焕然一新。解锁这场乡村“变形记”的“金钥匙”,就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作为“千万工程”迭代升级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土地整治系统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地从哪里出的问题。2019年,自然资源部部署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随后,四川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持续推进20个国家级试点和21个省级试点,将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作为主要实施内容统筹推进。 经过5年试点探索,多个试点乡镇“整”出了乡村新貌,沉淀下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比如在自贡,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当地带动建设9个历史文化名镇,牛佛镇等重点景区单日接待游客峰值突破20万人次。 2024年,自然资源部就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出台意见。四川在此基础上,贴合省情出台《实施意见》,明确“两步走”目标任务:到2027年,在全省启动实施不少于60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打造一批示范样板。到2030年,全面完成首批项目实施,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实施模式并推广。 深入推进 集聚自然资源政策,着力释放综合整治效益 作为一项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的工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将如何开展?《实施意见》给出“施工图”:编制省级专项规划统筹布局,同步推进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在挖掘乡村特色资源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整治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结合四川实际,《实施意见》特别提出,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措施,有序推动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避险搬迁。此外,加强乡村风貌管控,延续川西林盘、川南民居等特色聚落空间肌理,让乡村既“换新颜”又“保原味”。 以近期通过审批的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为例,共规划25个具体项目,包括新建高标准农田、盘活闲置低效用地、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等内容,同时完成1160户避险搬迁安置,规划建设30亩小微产业园,实现“安居”与“乐业”双向保障。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何支撑保障?“《实施意见》集聚多项自然资源政策,包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效用地再开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土地政策,叠加自然资源资产配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其他政策工具,着力释放综合整治效益。”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意见》还提出探索矿业权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出让等创新举措,最大限度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用。 资金方面,《实施意见》集聚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参与等各类支持政策,积极构建“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四川将对项目给予多方面资金支持,比如在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方面给予优先申报支持,对实施成效显著的项目,给予专项资金奖补,对其中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绩效突出的项目,加大奖补力度等。”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注意到,《实施意见》还鼓励地方开展跨乡镇、跨流域等不同尺度、不同维度的整治实践,推动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维度跨区域合理配置。在此之前,四川已进行相关探索,印发“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安宁河流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来源:四川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