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价为何回升? 每年立冬前后都是传统的蔬菜换茬季。此时,大部分晚秋蔬菜“下线”,过冬蔬菜陆续上市,会出现部分蔬菜价格明显回升 今年连续秋雨,传统设施蔬菜产区河南、山东等地播栽慢、上市时间后延,影响供需关系 为何避免惜售? 目前川内蔬菜长势较好,伴随着南方冬春蔬菜陆续上市,四川的菜价可能会趋稳 全省大部分蔬菜产区在产后预冷、存储等方面配套不算完善。呼吁菜农采取多种手段加快蔬菜采摘和销售 “这个价格算是意外之喜。”鲍开春说,这几天销售端传来的都是好消息。他是成都彭州市田一美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眼下他家的豌豆尖地头价已涨到7元/斤。这个价格,比去年的终端销售价每斤贵了1元。 立冬前后,四川豌豆尖等蔬菜迎来普涨。在经过此前价格偏低的考验后,川内菜农能趁眼下价格回暖“多赚一点”吗? 全国菜价普涨 季节性回涨叠加秋雨“推波助澜” 今年以来,四川菜价普遍偏低。那么,这一轮菜价是何时回升的? “国庆节前后,菜价就慢慢起来了。”彭州市濛阳街道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批发商王晋说,进入10月,四川的菜价开始上升,“中间个别时间回落,但总的是往上走的。” 个体感受与全局走势一致。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当前全国菜价普涨。其中,在今年第44周(10月27日至11月2日),全国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周均价为每公斤5.66元、环比上涨7.0%,已连续3周上涨、累计上涨15.3%。分品种看,24种蔬菜价格上涨。其中,菜花、菠菜、莴笋、茄子、韭菜、生菜、芹菜、豆角等蔬菜环比上涨均超10%。 那么,菜价回升的原因是什么?“第一个原因,是季节到了。”彭州市蔬菜产销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立冬前后都是传统的蔬菜换茬季。此时,大部分晚秋蔬菜“下线”,过冬蔬菜陆续上市,会出现部分蔬菜价格明显回升。同期,部分北方大棚蔬菜陆续入川,因运输成本等原因,其价格较本地蔬菜偏高,也间接推高了菜价。 第二个原因,则与今年的气候相关。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连续秋雨,传统设施蔬菜产区河南、山东等地播栽慢、上市时间后延,影响供需关系。例如,近期涨价明显的茄子、菜花、豆角等,均主要产自黄淮海地区的大棚。 菜价可能趋稳 及时采摘销售确保收入落袋为安 近期菜价连续上涨,让不少菜农尝到甜头。“可以说,现在是今年种菜最赚钱的时候。”彭州市种菜大户伍双说,今年以来,四川大部分时间菜价不高,当下是今年利润空间最大的时刻。 有这样感受的不止伍双。成都双流区彭镇种菜大户周家远表示,眼下的菜价如能维持下去,“我们今年的亩产值就能破1万元。” 那么,四川菜价上涨势头能维持下去吗? “这个要看后续的市场走势和气候、产量。”省农科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是我国冬春蔬菜生产基地和南菜北运基地,以露天蔬菜种植为主,天气是影响产量乃至市场走势的重要变量。因此,菜农在关注价格走势的同时,还要对近期持续阴雨天气做好充足预案。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水肥管理方案、合理安排产销节点,确保在田蔬菜“长得好、采得下、卖得好”。 “变量是很多,整体上还是有规律可循的。”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提醒,菜农要避免惜售情绪。目前川内蔬菜长势较好,伴随着南方冬春蔬菜陆续上市,四川的菜价可能会趋稳。此外,全省大部分蔬菜产区在产后预冷、存储等方面配套不算完善,菜农“待价而沽”的筹码并不多。
“我们也在呼吁菜农采取多种手段加快蔬菜采摘和销售,确保收入落袋为安。”彭州市蔬菜产销协会会长陈孝建表示,尽力保障今年菜农“丰产也丰收”。 来源:四川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