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as  华州区杏林镇

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纪事

2014-02-19 10:47 中国质量报

    云南鲜切花年产量已达70多亿枝,相当于全世界每人一枝。图为2月13日,江苏省赣榆县一家花店工作人员正在用云南产鲜切花制作情人节花束。司 伟 摄

    据新华社电 据云南省农业厅统计,到目前为止,该省已经认定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地400多万公顷,其中有机农产品200多个,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连续多年未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从鲜切花、咖啡、野生菌到茶叶、核桃……“云南系”农产品正在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领跑者。

    从生茶、熟茶到茶粉、茶庄园……云南普洱茶的产业链不断拉长,茶产业焕发新的活力。

    近年来,云南着力打造高原特色农业,迅速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走上了一条农业转型升级的希望之路。

    绿色魅力

    在云南,靠有机、绿色在市场上攻城拔寨的农产品如今大量涌现——同样是鸡蛋,因为安全生态,“华曦蛋”的价格是普通鸡蛋的两倍;同样是脐橙,因为种、采、收全流程绿色化,玉溪市新平县产出的脐橙备受追捧。

    这是高原特色农业“生态力”释放出的“红利”。2011年召开的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了“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部署。“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被定为云南农业的“名片”,也成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航标”。

    云南省省委书记秦光荣这样阐释这张“名片”:基于云南优良的水土、气候、环境优势,顺应时代进步,守护生态优势,打造健康安全品质和绿色战略品牌。

    其后,“七彩云南保护行动”深入展开。云南提出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云南的良好生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云南的优美环境。

    同时,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全省129个县全部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检测车,将监管延伸到基地。建立落实“基地在线、生产环节在线、监测在线”等全线监测方式,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和可追溯。

    “单项冠军”

    云南年鲜切花产量已达70多亿枝,相当于全世界每人一枝;咖啡以种植面积和产量的绝对优势坐上全国“老大”位置。盘点农业底数,云南在实现粮食“十一年连增”的同时,还产生了烟叶、茶叶、花卉、咖啡、核桃、膏桐、橡胶7个种植面积全国第一,烟叶、鲜切花、咖啡、核桃、橡胶、野胶、野生菌7个产品产量全国第一。

    这样的“景观”让云南省农业厅厅长张玉明十分自豪。他认为,云南农业正发生“产业异动”——从零星分散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农产品基地不断涌现,长期“汽车拉不完、火车不够拉”尴尬历史正在改写。

    “我们不求做‘全能冠军’,但求成为‘单项冠军’。”分管农业的云南省副省长沈培平说。

    突出“聚力”打造、全产业链打造,是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途径,他们把淡水渔业、花卉园艺、生物制药品、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定为重点发展的“单项冠军”。

    以鲜花为例,作为全球种植鲜花最适宜的地区,目前云南初步形成了以滇中、滇西北、滇南为主的鲜花种植区域,各产业要素齐备,花卉育种步入全球先进水平,并建设了世界水平的花卉拍卖市场。

    经过高原雨露阳光沐浴过的特色农产品,现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快速提升。目前云南蔬菜已占重庆、香港市场的1/3,云南成为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和蔬菜出口基地。云南鲜切花在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七成。云南咖啡已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草果是一种调味品,市场容量并不大,但作为规划中的草果重点发展区域,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目前已种植2.6万公顷,占全国市场的三成多,由此,偏处一隅的怒江大峡谷“舞”起了龙头产业。

    转型升级

    岁末年初,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触网”正忙,开始从“在地农业”向“在线农业”转变。2013年12月12日,专事云南农业电子商务的“特色中国云南馆”在淘宝网上正式开张,迅速成为交易最为活跃的地方特色产品馆之一。此前,由云南省政府牵线,80多家云南农业企业开展了网上销售专题活动,成交可观。

    以“绿色”和“特色”为底色,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生机勃发,农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

    构建现代经营体系。全省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已有2562户,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达1.5万多个,两者以多种方式联合,演绎了一幕幕“高原制造”的大戏,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水平提升。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