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as  华州区杏林镇

金针菇的三种栽培模式

2014-09-15 17:05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一、立体栽培 属小批量传统栽培方式。将菌袋解去扎口并松开塑膜,然后进行码垛,两头出菇,一般可码6~10层甚至更高。该方式比较原始,但由于出菇干净、菇体含水率较低,所以较受菇农欢迎。但美中不足的是,产成品的菌柄弯曲,采收以及运输等过程中易致菌盖脱落,导致商品价值偏低;而且菌袋失水,离壁现象严重,容易发生边壁菇;三潮菇很难发生,生物学效率较低。

  二、床架栽培 该模式适用于反季节栽培及工厂化生产,菇农小批量栽培时也可参考。采用折底塑袋装料,单头接种、单头出菇,可密集排放于栽培层架上,直立出菇。该方式的最大优势就是菇品的含水率适宜,菇体周正,朵形均匀,商品外观性状好,商品价值高,而且最大限度利用了栽培场所的空间,相对节约了菇棚的设施投资,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其不足就是栽培架的一次性投资较高,同时也存在架层过高时上下温度不一、湿度不匀等问题,如果菌丝后熟度不足,一潮菇后菌袋失水较多,则会对产量发生较大影响。

  三、畦式栽培 该模式适宜菇棚面积大、环境较好的栽培,一般多在一潮菇采收后进行。将采用立体栽培的菌袋从中切断,成为两个独立的无底菌袋;采用折底定型方底塑料袋时,则将其底部塑膜划破切去;棚内建畦,深约10厘米,灌透水后将菌袋立于畦内,用少量土加以固定,出菇期间经常往畦内浇水,使基料能够保持子实体生长发育所需水分,故其产量高于前述模式;而且所产菇品大小均匀一致,菇体周正、整齐,商品性状好,商品价值高,最大的不足就是占地面积大,菇棚的利用率低,人工效率低,摊入的固定资产折旧率亦高。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