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as  华州区杏林镇

旅游商品 卖创意卖特色

2014-10-13 15:33 网易新闻

穿越上千公里买回旅游纪念品,却和家门口小店里的商品 “撞脸”—这种尴尬,恰恰是我国旅游商品销售面临的常态。曾有人调侃:现在只要是个景区就在卖项链、手镯、牛角梳,逛旅游商品点不如逛义乌。

这个国庆,游客们用钱包“投票”,开出的一份份旅游商品消费清单,也十分鲜明地表达出了消费者的消费立场:买旅游商品,实际上就是买创意,买特色—二者缺一不可。

从绵竹年画到熊猫书包,每一款受到游客热捧的旅游商品,无不是特色与创意的融合,既浸润着最鲜活灵动的地方印记,又巧妙紧扣时尚的消费心态—应该说,四川在旅游商品的开发上,已经走出了值得称道的一步。

但总体而言,现有的旅游商品开发思路还略显笼统粗糙。把握特色,突出创意,细分市场,旅游商品开发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可供“掘金”。

光有文化味不够 还需接地气

本报记者 祖明远

国庆黄金周期间,绵阳市旅游局产业科科长孙涛也加入了外出旅游的大潮中,不过他的心思不在游玩上,眼睛一直盯着形形色色的旅游商品。“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旅游商品销售是重要的一环,但目前包括绵阳在内的国内城市,这一点做得都不算好。”孙涛说。

如何让旅游商品变得有趣,成为孙涛最关心的话题。

制造环节要先突破

李昊是绵阳一家旅行社的销售代理,他几乎走遍了绵阳的全部景区。在他印象中,各地的旅游商品大同小异。“要么是大众化的腊肉、茶叶、片粉等土特产,要么是价格高昂的羌绣、金丝楠木,游客就在‘提不起兴趣’与‘提不起勇气’之间徘徊,很少出手。”李昊说。

对此,孙涛将主要原因归结为一点:旅游商品制造环节太薄弱。9月份,绵阳新发布了一款手机旅游应用,专门开设了“微商圈”功能,免费为旅游相关企业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但目前加入的多为景区、酒店和餐饮企业,旅游商品制造商寥寥无几。

此外,据孙涛了解,目前绵阳许多旅游商品制造是小作坊形式,规模小,多采取手工制作。比如绵阳丰谷镇的一种“粮食画”,用不同的粮食拼出人物或者山水,很受顾客欢迎,但因为一幅画要数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做好,产量偏低、价格偏高,问津乏人。而据孙涛的观察,价格在100元左右的旅游商品行情最好。

小作坊还有一个弱点是创新能力不足。为此,绵阳在2010年特意承办了四川省第六届大学生旅游艺术设计大赛,主要出发点是在设计资源与旅游商品制造商之间进行对接,“效果还可以,但这个行业目前还缺少真正具有实力的领军企业。”孙涛说。

突出科技与地方特色

旅游商品要承载地方特色。“证明自己来自某个地方,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旅游商品就是失败的。”孙涛的评判标准很直接。

作为国家科技城,绵阳的城市特色就是科技产品。2013年底,绵阳推出一条“科工贸旅游线路”,将七曲山等5处景区门票与长虹家电、金杯汽车特定款产品实行打包优惠,购门票享受购物折扣,或购买产品获赠门票—在孙涛看来,这代表了绵阳特色旅游商品的一个思路。

“未来可以专门开发具备科技感的旅游特色商品。”他在义乌看到一种名为“愤怒的小鸟”的玩具,就是利用了空气动力学原理,当“小鸟”垂直落下时,只要手在下方挥动一下,“小鸟”就会再度起飞。因为批发价不过25元,因此销量很大,这让孙涛很受触动。

此前绵阳也有类似的产品:九洲集团曾结合大禹文化,开发过一款高智能互动玩偶“感恩羌娃”。羌娃身穿羌族特色服饰,眼睛是摄像头,嘴巴是发声器,可以每天提醒小朋友起床,还能学英语、唱儿歌、跳锅庄等。“科技与文化结合是一个好办法,如果价格上可以更亲民一些,相信也可以取得很好的销量。”孙涛说。(进一步阅读,详见12版)

深度开发从“小作坊”到“大工厂”

本报记者 严芳

黄许松花皮蛋、孝泉“果汁牛肉”、广汉缠丝兔、绵竹剑南春、什邡雪茄、罗江豆鸡、中江挂面……这些土特产,已经成了德阳的“金字招牌”。10月10日,记者从德阳市旅游局获悉,目前德阳已有旅游商品企业20家,初步形成了特色明显,分布范围广,等次兼具的集研发、生产、销售并举的旅游商品体系。“其中,绵竹年画和三星堆文化系列产品的地域代表性强,唯一性和纪念性较为突出。”德阳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德阳旅游商品拥有国家级金奖1件、国家级银奖2件、省级金奖10件。

不过这位负责人也坦言,与其他先进地区的旅游商品发展程度相比,德阳还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研发力度不够,缺乏市场分析、消费需求把握不准,商品价格偏高、做工不精细等问题。“现有旅游商品中自主研发的只占5%-10%,许多旅游商品企业处于作坊式生产阶段,无多余资金进行商品研发。”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