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as  华州区杏林镇

大凉山:放大农业资源优势 建设特色产业基地

2014-10-13 15:57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成都10月13日讯(郭盼盼)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四川省重要的农业大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广袤肥沃的土地资源,催生出琳琅满目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可谓大山大水大资源。

  近日,中国经济网从凉山州农工委获悉,全州按照“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农民增收为“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资源优势显明 特色农产品有保障 

  气候类型多样,光热资源富集。凉山州地形复杂、高低悬殊,最高海拔达5958米,最低海拔只有325米。境内气候类型多样,既有垂直变化,又有水平差异,亚热带、温带和寒带“三带”并存。州西部气候温和、干燥,是发展苹果等温带水果的最适区之一;南部、东部海拔1200米以下的干热河谷地带,属典型的南亚热带气候,有“热带飞地”之称,年均温18~23℃,≥10°C的活动积温5328~8425°C,全年无霜,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是发展亚热带作物的最佳适宜区之一;西南及中部地区,光热资源充足,年均温12~17℃,年日照1700~2700小时,日照辐射强,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冬季阳光明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干物质积累。

  生物种类繁多,作物优质高产。凉山境内优越的光、热、水资源,多日照、雨热同季的多样性气候特征,满足了多种作物的生长需求。有中国南北兼有的高等植物200多种,各种生物资源6000多种,其中植物4000多种、动物1200多种、微生物类群1000多种,有“川南粮仓”、西南“基因库”之称,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土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据土地资源详查,现有耕地632.1万亩,林业用地4988万亩,草原、草山2716万亩,境内山地占71%、平坝占12%、高原占17%,安宁河谷是四川省第二大平原,境内耕地后备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潜力的土地140多万亩。

  农村劳动力多,劳务开发潜力大。2013年,全州有乡村人口425.98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84%,有农村劳动力280多万人,占农业人口的66.7%,发展劳务经济的潜力巨大。

  创建“大凉山”品牌 加快“十大”特色基地建设 

  近年来,凉山立足温光资源优势、立体气候特征,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创建“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抓手,紧紧围绕马铃薯、苦荞麦、烤烟、蚕桑、水果、蔬菜、花椒和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 “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按照“种植销售世界最好烟叶”的奋斗目标,积极探索符合凉山实际、具有凉山特色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模式,扎实推进“一基四化”(一基: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四化: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建设。引导农户组建具有农机、植保、烘烤、分级、运输等多种功能的社会化服务队伍,提高烟叶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建成国家级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9个,2013年种植烤烟100万亩、收购烟叶260万担。

  建成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马铃薯基地。把马铃薯作为全州增产潜力最大的粮食作物来推进,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加快商品薯、加工薯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2013年,马铃薯总产达341万吨,重点培育薯品加工龙头企业14家,建成大型加工厂15个、中小加工企业119个,年鲜薯加工能力达130万吨以上。

  建成“中国苦荞之都”。“世界苦荞在中国,中国苦荞在凉山”。凉山州是苦荞麦资源最丰富、种类最多样、分布最集中、种植最广泛、产量最领先、品质最优良的主产区,苦荞种植面积达100万亩、总产达12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全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培育苦荞深加工生产企业40多家,苦荞麦开发产品达十大系列、几百个品种。

  建成“中国茧丝之都”。凉山茧丝干正茧上车率95%以上、解舒率70%、粒茧丝长1150米、洁净度94分、生丝平均品位达5A+,质量好、市场竞争力强,拥有年产茧20万担的县1个,5—10万担的县2个,1—5万担的县4个,省级现代农业(蚕业)万亩示范基地6个。2013年,全州产茧49万担,占四川产茧总量的32.23%。初步形成了蚕种生产、蚕种冷藏、蚕茧收烘、生丝加工及丝棉被、蚕沙枕、食用菌、桑叶茶、冬桑凉茶、桑葚果汁加工等综合开发利用产业链。

  建设全国优质高原水果基地。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水果产业,初步形成优质石榴产业带、高山苹果产业带、优质甜橙产业带、优质早熟梨产业带和桃、樱桃、葡萄等优质特色小水果产业带,全州特色水果总产达102.9万吨。果品加工率达17%,商品化处理率达到70%,年生产浓缩果汁1.8万吨,石榴酒、葡萄酒4000吨、果渣蛋白饲料5万吨。

  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花卉基地。立足“种植销售世界最好的花卉”定位,以雅攀高速公路为轴线,安宁河流域河谷地带为主体,种植花卉2万亩,建设温室大棚136万平方米,年产鲜切花12000万枝、盆花600万盆、种苗3000万株、绿化苗木2000万株。初步形成了种苗、种球、切花、盆花、绿化苗木、工业花卉六大体系,花卉产品远销北京、广州、上海、哈尔滨、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出口新加坡、日本、韩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

  建设全国最大的油橄榄基地。加大油橄榄产业发展力度,规划发展油橄榄50万亩。目前,已建成全国唯一的“国家油橄榄良种基地”、“中国油橄榄种质资源库”,油橄榄良种基地已收集保存油橄榄优良品种122个,油橄榄穗条采集达500万条。

  建设全国最大的华山松籽基地。会东县华山松面积和松籽产量均为全中国第一,是全中国华山松籽第一大县,松籽基地规模60万亩,年产量3000吨,产值1.2亿元。引进华山松籽深加工项目,推动松籽标准化生产。

  建设四川最大的核桃基地。凉山核桃生长于大山深处,皮薄、脆,肉香、甜、饱满,是无污染纯天然的上等绿色食品,荣获四川优质森林食品黄金品牌“天府七珍”称号。全州核桃种植面积360万亩,年产量达6.6万吨,产值在15亿元以上。规划到2025年,全州核桃基地面积达到千万亩,产值突破百亿元。

  建成全省最大的草食畜生产基地。凉山地域广阔,畜牧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特色畜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是四川省三大牧区之一,畜牧业大州地位突出、优势明显。2013年,全州出栏生猪、牛、羊和家禽分别达到489.69万头、27.79万头、280.29万只和1606.43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4.53万吨、2.6万吨和4.39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154.25亿元。拥有畜牧业生产加工龙头企业43家,全年销售入达9.8亿元。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