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as  华州区杏林镇

蛟河市下大力气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2015-01-30 11:07 吉林市人民政府网
 

改造后的蛟河市永丰食品公司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发展态势。图为黏玉米加工车间一角。

  近年来,蛟河市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始终坚持在政策、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在扩大规模和提升效益上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效。2015年,蛟河市将继续坚持发展壮大一批优势农产品基地,培育做强一批与农民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创一批知名品牌,扶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济人队伍,基本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及标准化、基地化、品牌化于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使特色产业真正成为蛟河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
  大力发展园艺特产业。一是创建标准化产业园区,在提升原有36个产业园区标准化水平的基础上,新创建河南街振兴村、南小蛟河村、拉法街拉法村10公顷以上棚膜蔬菜产业园区3个,蛟河市特色产业园区达到39个。重点抓好黄松甸镇、白石山镇、乌林乡等标准化产业园区建设和黄松甸镇伟光村国家级标准园创建。全力打造白石山镇前柳村无公害洋菇娘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乌林乡绿色山野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黄松甸镇伟光村国家级绿色黑木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黄松甸镇双山村有机黑木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黄松甸镇花园村绿色蔬菜(黑木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白石山镇白石山村绿色蔬菜(黑木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拉法街公安村绿色甜粘玉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7个。引导白石山、漂河等乡镇建设晒黄烟种植试验基地,为在蛟河市推广晒烟产业打好基础;积极协调省农委,年新增20公顷以上人参种植面积指标,新建一个标准化长白参种植园,规范人参种植标准。以此带动蛟河市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二是提升专业村屯建设标准。巩固提升已建成的76个特色产业专业村屯建设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鼓励产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主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租赁等方式向标准化园区发展,完善园区设施,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种植标准,将专业村屯逐步打造成标准化生产基地,提升专业村屯标准化生产水平。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形成龙头企业集群、生产基地配套、利益联结紧密、带动功能较强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引领和带动农产品加工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紧紧依托产业优势,积极引进灵芝深加工等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全力扶优做强长白山制药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蛟河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72户,其中吉林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8户。加快推进长白山特色产品交易市场项目建设,进一步发挥黄松甸食用菌专业大市场的流通作用,实现“买卖全国”的目标。结合发展村集体经济,依托特色产业和专业村屯建设,规范提升一批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蛟河市家庭农场发展到100个。继续创新举办菌洽会等宣传推介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展会,依托省、市驻外办事处,加强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联系,充分发挥政府平台作用,有效组织农超对接,协助企业对外产品推介,扩大销售。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服务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初级农产品的监测、检验,鼓励和引导农业产业化企业申报国家或省级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积极向上争取黄松甸灵芝国家地理标识认证。依托黑木耳产业,集中打造“黄松甸牌”黑木耳知名品牌,鼓励天蛟、插树岭等蛟河市黑木耳生产和经销企业有偿使用统一标识,不断提升“黄松甸牌”黑木耳的市场竞争力。支持长白山药业等龙头企业创建名优品牌。
  全面发展精品畜牧业。一是大力推进畜牧业龙头企业引进与建设。继续加强吉林得利斯食品有限公司的长白山生态肉品牌建设,推进吉林黑毛牛实业集团公司高档肉牛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吉林牪犇农业开发公司肉牛养殖、屠宰加工、颗粒饲料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促进万泷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利用公司+农户模式发展肉鹅产业,商品鹅数量发展到100万只。积极争取引进梅花鹿产品和肉鸡加工企业,继续扶持促进金地牧业、大龙牧业加快发展,提高效益。二是大力推进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突出畜牧产业示范乡镇建设,在原有牧业强乡基础上,结合当前产业发展特点,打造生猪、肉鸡、肉牛、梅花鹿示范乡镇建设。重点抓好天北镇现代畜牧业养殖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内省级龙头基地达到3家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达20户以上。新建、改扩建龙头企业原料基地相配套的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0个。扶持5个生态养殖场建设,支持祥峰牧业、万泷牧业等4户创建省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三是大力推进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抓好黑毛牛、种鹅、梅花鹿繁育基地建设;加快优质特色猪的培育,年内扶持完善种猪场1个、种猪扩繁场2个,建设3个优质特色猪养殖基地。加快推进猪人工授精工作,使90%以上的养殖户采用猪人工授精技术,养殖户良种补贴受益面达到95%。做好黄牛改良工作,使黄牛改良率达到85%以上。四是全面推进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工作。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工作,健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设一个年设计无害化处理能力300吨的无害化处理场,每个乡镇街建设一个100立方米的公益性无害化处理池。五是大力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畜禽屠宰监管、动物检疫监管、牲畜交易市场监管和动物诊疗机构及兽药饲料等牧业生产投入品监管工作,大力推进无公害畜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
  进一步实施品牌战略。继续创新举办菌洽会等宣传推介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展会,依托省、市驻外办事处,加强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联系,充分发挥政府平台作用,有效组织农超对接,协助企业对外产品推介,扩大销售。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服务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农业产业化企业申报国家或省级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原产地标记、农产品地理标志。依托黑木耳产业,集中打造“黄松甸牌”黑木耳知名品牌,鼓励天蛟、插树岭等黑木耳生产和经销企业有偿使用统一标识,不断提升“黄松甸牌”黑木耳的市场竞争力。依托生猪、肉牛产业,打造生态养殖业,支持得利斯食品、长白山黑牛企业创新名优品牌。依托人参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长白山药业,推进长白山药业晋档升级。依托粘玉米产业,组建蛟河市粘玉米协会,整合品牌,提升品质。
  切实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和科技服务力度。继续落实市级领导包保产业责任,出台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各类扶持资金,整合移民、发展村集体经济等各项资金,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围绕长白山特色产品交易平台建设,发挥好供销电子商务平台作用,到2015年末,建立食用菌网上店铺和实体店50余个,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同时,依托阳光工程等载体,加大对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种养殖业大户的培训力度,强化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强化技术指导和帮扶,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加强黑木耳等农产品质量监管,为蛟河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深入实施“每个基层农业站(畜牧站)包保一个基地、每名农技(畜牧)推广干部帮扶一个农户”,集中推进一批试验田和示范基地建设。
  与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突出新站镇、白石山、天岗等重点乡镇,依托产业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镇村面貌,突出特色,努力打造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小城镇。通过土地流转推动规模经营;通过宅基地整理,扩大建设用地空间;通过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平均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以上。
  2015年,蛟河市黑木耳规模发展到7.8亿袋、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到2980公顷、晒烟种植面积达到1250公顷、粘玉米种植面积达到7500公顷,生猪、肉牛稳定在110万头和24万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