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唐兆权 文/图
1月19日,走进威远县新店、向义、镇西等镇的地里,到处都是村民们收获大头菜的景象。
当笔者担心这么多大头菜咋卖得完时,新店镇十字村村支书宋光明告诉说:“不用担心,家家户户都会加工,一年到头都可以卖,20多年来,年年几千上万亩,从不愁卖。”
晾晒大头菜
威远县的土壤气候都适宜种大头菜,农民也有种植习惯,到上世纪90年代初面积就达到了四五千亩。产量多了销售就成了问题,一时间干部群众都为大头菜的销售操起了心。向义镇大冲村的党支部书记吴金容曾带着馒头到重庆卖大头菜睡驾驶室;镇西镇新屋村的刘正权到广东、福建等省市一家家讲好话,免费请别人尝食大头菜。县镇和相关部门也积极宣传,组织力量推销,想了很多办法,大头菜总算扩大了一些销路。可是太多了也一时半时卖不完,出现烂菜现象。
后来,向义镇大冲村村民发现,一些老年人延续传统做法,将大头菜洗净晒到一定程度,加盐装进坛子封闭一段时间,不仅不会烂还又香脆又好吃。人们觉得这是极好的办法,可是几千亩大头菜不可能有那么多坛子来装。村民根据这个原理,在田野挖一个“土坛”,然后用薄膜铺好,也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清洗、晾晒、加盐,然后储藏于“土坛”里,后来以水泥池代替“土坛”,逐步进化到用瓷砖铺装池壁池底。
现在,各家农户可以根据所种的面积规划储藏池的大小,非常灵活方便,也不再按传统方式一个个去抹盐,而是按照比例和标准,一层大头菜一层盐铺实扎牢严格密封。通过不断探索、总结、推广,每户种大头菜的农民都掌握了初加工大头菜的技巧,一个月左右就能渗透盐味,持续出售一年都没问题。
新店镇十字村16组的吴建东,每年都要种植10多亩大头菜,去年种了23亩。从收获的情况看,能实现腌制大头菜3万多公斤,按最低批发价每公斤1元计算,他也能收入3万多元。
还有40多家村民和外地老板投资办起了大头菜加工厂,为那些喜欢卖鲜大头菜的村民提供方便。有了加工技术,农民放心种植,县镇两级也敢大胆动员农户种植大头菜,并在技术、品种上加以指导。
(责编:叶子 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