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洋 记者 黄大海)1月21日,宜宾市高县羊田乡大坪村村民苏光琼一家人一早就起来给刚晒好的粉条切割打包。“这批粉条早在几周前就被预订出去了,包好马上就要送出去。”生意火爆,这让苏光琼欢喜,“订单很多,我家的粉条作坊每天都开足马力生产。”
高县有着悠久的粉条生产历史,是川南红苕粉条生产起源地之一。数据显示,高县有各类粉条生产企业、作坊200余个。2018年,该县粉条产量3万吨左右,产值6亿元左右。对粉条产业的发展,高县有着清晰的目标:力争到2021年,粉条产业年产值达10亿元。
然而,近日记者调查后发现,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大,大型加工厂技术工人不足、原料不足等问题困扰着高县粉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资料图片
小作坊之苦
缺监管、缺渠道、难以卖出好价钱
高县粉条以羊田粉条最为出名。记者了解到,这里的粉条要经过粉碎、过滤、高温熟化、上杆冷冻、晾晒等十多道生产工序。
一组数据显示:高县粉条产业中,家庭式作坊数量占比高达90%。虽然家庭式作坊生产形式灵活,但面临着产品品质参差不齐、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大及产能受限等诸多问题。
高县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股股长徐鹏飞坦言,虽然食药局每年都会组织专业培训,但由于生产场地隐蔽、产品流向较分散等原因,很难对所有小作坊进行规范化的监管,“目前,在高县进入监管范畴的粉条企业和作坊仅有90多家。”
苏光琼在该县羊田乡有个粉条生产作坊。据她介绍,由于没有质量安全认证等,作坊出产的产品进入农村集市、农贸市场等,无法进入大型商超,每公斤的价格也比规模化生产的粉条低大约4元左右。羊田乡党委副书记余涛也介绍,目前,羊田粉条还没有行业统一标准,粉条质量参差不齐。
小作坊式的生产,也限制了粉条产能的提升。在羊田乡,苏光琼的作坊已算生产大户了。去年刚入冬,苏光琼接了一个大订单。“我们夫妻两人,再请几个大师傅,才勉强能完成这个大订单。靠人工,产量上不去。”
大工厂之困
缺原料、缺工人、规模遭遇天花板
要提高粉条的产量和质量,又要打开更大的市场,部分生产者选择扩大规模,建立标准化的粉条生产线,但规模上来之后,一些新的问题又相继出现。
2016年,羊田乡大坪村村民王刚在政府的帮助下筹集资金成立高县宏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引进了一条半机械化的粉条生产线。与纯手工的生产作坊相比,王刚的生产线每年能生产粉条近400吨。“接下来,我还准备建两条生产线。”王刚说,“但困难很大。”
首先是技术工人不足。王刚介绍,虽然公司的生产线是半机械化的,但在生产核心环节仍然需要手工操作。每个生产周期至少需要6名核心技术工人,然而附近掌握羊田粉条核心制作技术的师傅仅有40多个。
场地不足也是制约王刚公司扩大生产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粉条生产出来之后需要晾晒,多则三四天,少则一天。”王刚介绍,每吨粉条大约需要300多平方米的晾晒用地,扩大规模后也意味着晾晒用地要跟上。
而高县另外一家粉条生产企业,高县顶古山薯业公司则被原料问题困扰,负责人胡志立介绍,目前公司年生产粉条2000吨,需用红薯淀粉2200多吨,由于省内达到新国标的红薯淀粉生产企业数量并不多,公司只能去山东、河南等地购买红薯淀粉,“每吨的运输成本就会相应增加约400元。”
盘活“粉丝经济”
上游建基地、下游找企业
针对这些问题,高县正在积极探索盘活“粉丝经济”。
上游建基地。针对原材料不足的问题,高县政府相关部门和部分粉条生产企业都在计划建立红薯生产基地。“去年8月,自己的红薯淀粉生产厂已经投产,日均淀粉产量约10吨。”胡志立说,下一步,公司计划推广出粉率高、产量高的红薯新品种,并建立起约4000亩的红薯种植基地。到2025年前,公司还计划建起年产1万吨的粉条生产线,产值可达1.5亿元,还计划与1万家连锁餐饮企业、食堂建立直供关系。
同时,王刚也计划将羊田乡原有的万亩红薯种植基地进行升级,开辟出专门的有机红薯种植基地,提高红薯质量。
下游找企业。为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高县还着力支持顶古山薯业公司、高县宏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粉条企业,对红薯淀粉生产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高县农业局农技站站长万从平介绍,力争到2021年,高县要建立6个红薯淀粉加工厂。
此外,高县还在大力培养粉条工艺传承人,鼓励技术传承,并计划与四川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展开合作,设立红薯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革新技术。徐鹏飞也介绍,食药局将对小作坊进行引导、整改,使之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并鼓励其到相关部门登记注册。
(责编:叶子 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