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邻水县城南镇花石村驻村工作组4位成员帮助贫困村民补短板、兴产业,让他们走上了水泥路,喝上了自来水,鼓起了“钱袋子”。村民们说—— “脱贫致富再也不是梦想了” 邻水县城南镇花石村地处铜锣山山脉深处,土地贫瘠、交通不便、饮水困难……一直以来,多种因素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2014年,全村有贫困人口145户350人,占全村总人口数近27%,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2015年,张明全、杨健、谢真全、张赛男到花石村组成驻村工作组,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一年多过去了,花石村村民走上了水泥路,喝上了自来水,鼓起了钱袋子,生活越过越有滋味。他们都说,“脱贫致富再也不是梦想了!” 补短板 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群众到底需要什么?一来到花石村,张明全就带着驻村工作组成员多次深入群众家中了解民情民意,召开组员大会,倾听群众最迫切的愿望。 “花石村地理位置偏僻,由于受交通条件的制约,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通过走访,驻村工作组了解到,行路难是制约村民致富的“瓶颈”,只有打破“瓶颈”,才能带领群众走上小康路。 说干就干。为了早日修好通村公路,驻村工作组立即展开行动,一边向联系花石村的县、市级领导汇报该村的发展规划,一边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拨付下来了,村民期盼已久的通村公路启动建设。 修好了通村公路,驻村工作组的成员们一刻也没有停下来,又开始想法解决村民用水难的问题。 “花石村耕地2000多亩,其中水浇地面积仅300多亩,农业生产效益十分低下。农田灌溉问题成了当地村民的一块心病。”张明全说,驻村工作组到村后,多次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到村3公里外的观音石水源十分充足。“如果在那里建一座蓄水池,将水流引到村里,可以满足全村饮水和农田灌溉”,蓄水池项目随即被确立下来,并提上了帮扶日程。 “驻村工作组虽然来的时间不长,但为村里办的事却不少,先后为村里争取了200多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修建了5.6公里便民路、硬化了9.7公里水泥路,建好了4口蓄水池。”说起驻村工作组为村里办的实事,花石村村党支部书记谭佳明如数家珍。 兴产业 鼓起村民“钱袋子” 如何帮助老百姓真正富起来?刚来到花石村不久,驻村工作组的成员们感受到,由于花石村位置偏远,长期与外界“隔绝”,村民们想致富的愿望虽然很迫切,但顾虑多、致富信心不足。 “必须改变村民多年而来形成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按部就班的传统观念,通过示范带动、制定一些鼓励措施来增强他们能致富的信心。”为此,驻村工作组从村民熟悉的种养业入手,通过向上争取扶贫资金,帮助大家一起发展林下经济。“如果遇到了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村民心中的担忧就少了。同时,我们还给予一些优惠政策,村民养殖一只鸡,奖励10元补助;养殖一头猪,奖励400元补助。” “我们还提前为村民联系好了购买商,通过这些办法,大家扩大养殖规模的积极性一下就调动了起来。”张明全介绍,仅2015年,全村就增加养殖了200多只鸡、800多头生猪,带动300多户村民增收了近千元。 据了解,为解决村里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花石村还引进了一家花圈厂。 “提到花圈厂,可能大家心里有点不舒服,但选择引进它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的。”张明全向记者解释说,花圈厂提供的岗位工作轻松、作息时间也合理,而且工资还不低,正好可以解决村里一些老年人、妇女的就业问题,可谓一举多得。“以去年为例,这家厂就解决了我们村30多名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村民们生活一天天变好,驻村工作组的成员们又有了新的打算。张明全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打算种植500亩茶叶,引导村民依托现有资源,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照这样发展下去,花石村将率先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目标。”张明全底气十足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