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红河州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的原则,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45%上升到50.9%;累计实施省级以上重点减排项目389个,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全面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聚力打好异龙湖水体达标三年行动、个开蒙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和个旧市重金属污染治理3大攻坚战,加快了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红河州的绿水青山,笑颜尽显。 绿色理念成为共识 “山青青,水蓝蓝,异龙湖是我家乡,四十里湖面鱼游荡,七十弯里百花香……”悠扬的小调描绘的是石屏人心中的家乡,异龙湖从来是一碧万顷、水草招摇、鱼跃鸟飞。 回应这样的期待,异龙湖今年内摘除劣Ⅴ类帽子成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庄严承诺。于是,乾阳山下,异龙湖畔,截污治污、调水补水、河道综合治理、湖泊生态系统修复等一系列工程推进得热火朝天。 日前,红河州召开异龙湖保护治理三年达标“冲刺行动”专题会。通过目前推进情况与《红河州异龙湖水体达标三年行动方案(2016—2018年)》对照,经过相关部门10余次碰头研究出的10项专项整治行动的50个具体问题,在会上被一一揉碎吃透、部署落实,又给项目推进注入一股新的动力。 与异龙湖综合治理一起,一个个环境治理目标、一个个环保项目让“生态”“环保”这一类的字眼高频出现在红河州的各个角落。 绿色发展纳入各级各部门学习内容,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和其他干部培训把深化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教学内容,环境保护工作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生态环境保护在各级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或新增或加大,实行干部考核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审计得到强化,2017年起,全州陆续开展对县市党委、政府的环境保护督察。 “将环境保护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句话在红河州并非虚言。在这里,从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的“小环保”,向地方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大环保”转变的工作格局已经显现。 也是在红河州,对绿水青山的守护与重视并非只是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责任,而早已通过各项工作的贯彻深入人心。 早晨,弥勒市梅花温泉社区小梅花村小组村民单家明提着家里的垃圾悠悠地走向村口的垃圾箱,与他擦肩而过的村民杨祥辉看到地上掉了几片菜叶,顺手捡起来扔进了旁边的垃圾桶里。这是通过弥勒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门前四包成为大家的共识; 下午,开远市灵泉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普雪春因为自己兼着街道辖区内的三台铺水库的乡镇级河长,趁着下乡时又到三台铺周边转了一圈,发现有一些垃圾,准备找人来清理。这是通过河长制的实行,清水有了专人守护; 卢金明是元阳县梯田核心区内——新街镇多依树村委会普高老寨村的村民。原来他在村里建盖了4层半的房屋打算开农家乐,但是后来为了维护梯田的传统风貌,他主动将自家的房屋拆除一层半…… 这是通过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城乡风貌的改善开始汇聚每一个人的力量。 人人乐享生态成果 分布在13个县市城市区规划建设11个森林公园和3个湿地公园特色满满,也人气满满。 在开远的凤凰湖森林公园,昭通来的李先生一家人正在水边、花丛中玩耍,市里一家早教机构的刀老师和同事们在草坪上为亲子活动做着准备,市民蒋女士和朋友们正在林间徒步健身。 到蒙自启园,市民们在八园十景中跑步;绿春阿倮欧滨森林公园内,哈尼故事传说俯拾皆是;建水的龙窑森林公园中可体验千年紫陶文化;屏边牧羊河溪流湿地公园则可看到 “一河五景”“一府八寨”…… 市民乐享生态建设成果,让老百姓对全州50.9%的森林覆盖率所带来的好处有了亲身体验。但其实,红河州的绿色更多是分布在乡野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近半的森林覆盖率也不是一直都存在的。” 红河州林业局局长黄德亮感慨。建州初期,红河州的森林覆盖率是47.7%。但是因木材采伐过量等一系列原因,全州森林覆盖率直线下降,甚至一度降至17.9%。 而随着生态理念受到重视,这样令人心痛的情景终于遇到了转折。上世纪末,红河州提出了“绿色经济强州”的发展战略,植绿、造绿、护绿,大刀阔斧推进节能减排。截至去年,全州1220.48万亩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管护,全州完成营造林44.26万亩,森林抚育44.5万亩,义务植树970万株,社会造林6万亩。 与“绿色”逐渐覆盖相同时的,是全州污染的标志——“灰色”在逐渐减少。 “以前那些大车一过,掉土掉渣,沙尘满天飞,路边的树上都被灰糊满了,现在看看,红河大道上至古山、至甲介山、至金星化工厂三条路段上都有喷淋点对大车进行喷水除尘除泥,干干净净。”个旧市大屯镇大屯社区居民李女士亲身见证了这样的变化。 李女士的感受可以在以下的一组数据中得到支撑。2017年,红河州地表水水质达到优良断面比例上升1.1%;蒙自、个旧、开远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同比上升3.5%、12.9%和5.6%。同时,个旧市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效果显著,淘汰拆除41座粗铅冶炼鼓风炉,关停淘汰选矿企业231家,剩余选矿企业已由149家整合为38家,并签订了入驻南北选矿试验示范园区合同,区域内环境质量日益改善。 绿色产业结出“金果” 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的不仅是身心的愉悦,还有经济效益。 个旧市红河岸边,贾沙乡阿邦村掩映在片片古树的绿荫中,随着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的深入开展,这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内建筑统一风格,环境整洁,充满浓郁的傣族风情,让村里的旅游业渐渐成为又一主要经济来源。 阿邦村小组长刘祥说:“有了好环境才留住了人,我们的钱袋子也才鼓得起来,所以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过上好日子的保障。” 阿邦村只是红河州生态旅游的一个很普通的截面。红河州正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子,把绿色理念融入产业发展中,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大力培育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在这样的转型思路下,绿树可以结出“金果果”。 开远市乐白道街道阿得邑村委会阿枢寨村民小组,石蒙高速从山脚穿过。路的一边,山坡山顶上,蓝花楹、冬樱花、石楠等苗木茁壮成长,曾经的荒芜景象已难寻蛛丝马迹。而居住于此的村民,更想不到曾经如鸡肋的荒山居然成了发家致富的聚宝盆。 “这里是开远文兴林木种植有限公司的苗木基地,种植了26个品种132万株苗木。不仅绿了荒山,更为村民带来山地流转租金、进入公司工作领工资等收入。”开远市林业局张云斌总工程师说。 在这样的思路下,更多的资源进入了生态行业。 个旧市大屯镇杨家寨村委会,红河州万家鼎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雷玉兰带着记者,走过大棚里40多个品种的洋桔梗花香,又陆续地走过古茶树丛、葡萄棚、树桩玫瑰园、非洲菊地,又来到膳食园区,在它的一边,是规划建设中的保鲜花研究中心、食品油加工厂。 这里是一个从事生态林业、农业、园艺作物等行业的农业科技型创新企业,也是一个集种植、养殖、加工、冷链物流、农技培训、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农事体验、餐饮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农业庄园。 而在此之前,雷玉兰已经在有色金属行业打拼10多年,在如今的环保形势下选择了生态农业,开出一番新天地。(岳晓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