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造一座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几只飞鸟游走于湖中央,湖周围是水生植物构成的湿地,两边的人行步道上行人三三两两…… 走进贵安新区月亮湖公园,一幅天人合一的山水田园画卷映入眼帘。 怡人画卷背后,靠的是贵安新区整个海绵城市系统的支撑。 在贵安新区海绵城市月亮湖项目建设现场,望着碧波荡漾的月亮湖,项目经理部现场负责人高智心里一阵欣喜。 “2017年初,我们刚进场时,月亮湖是另一番景象,湖水一片浑浊,上游村子的生活污水直排进湖,遇见下大雨整个湖变得更加浑浊,几乎看不见鱼和鸟。”高智回忆。 “当时和新区达成的建设协议中明确要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月亮湖水达到三类水质标准。”高智告诉记者,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现在景象,正好印证了建设效果。 “现在的月亮湖,就像被一层海绵轻轻的覆盖上。”高智告诉记者,通过整个海绵系统打造,月亮湖水能够保持一年四季常清。 月亮湖的怡人画卷,仅仅是贵安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 2015年4月9日,贵安新区获批成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围绕“打造全国海绵城市贵安样本”目标,贵安提出“全域海绵”理念,坚持低冲击开发模式,积极推进全域生态化,改变传统城市建大管子、以快排为主的雨水处理方式,将城市分解成组团“微循环”。 “针对社区、主干道、公园等,我们采用不同方式打造适宜各地的海绵系统。”周鑫杨告诉记者,贵安新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占地19.55平方公里,计划开展9大类7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65.42亿元。 截至今年6月,贵安新区海绵城市完工36个项目,对应区域面积12.24平方公里,对应累计完成海绵投资48.79亿元。 “贵安新区地处红枫湖、百花湖以及南明河等河流、湖泊上游,处于水环境极度敏感的区域。”周鑫杨介绍,自2015年启动海绵城市建设以来,贵安新区整体上实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定在II-III类质量标准,地下水环境保持在III类标准,不亚于海绵城市建设之前的水环境质量。 暴雨中的贵安,进入社区、车行主干道,步入公园里的林荫小道,都看不见一丝积水。经过三年建设,已经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的建设目标。 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为贵安新区在实现城市开发与水体保护间,找到了最好的平衡点,一座会“呼吸”的海绵城正在黔中大地崛起。(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