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龙扬镇  请输入关键词

达州:乡村振兴激活通川沃土

2019-08-08 16:51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乡村振兴,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基层善治之路,更是城乡融合发展之路,900平方公里的通川大地,如何开启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近年来,通川区以交通为硬支撑、产业为主引擎、引进能人贤人、强化组织保障,推动乡村振兴,解决区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满足73万通川人民对美好生活新需要。
    建立交通硬支撑,为发展带来“硬突破”
  “公路修好了硬是方便,以前坐车要大半天才能进城,现在从我们这儿到城里不到一小时车程,真是没想到!”金石镇火箭村村民刘家明感叹道。
  通川区以“双核双带六区”发展战略为引领,把交通项目作为“开山斧”,实施“交通三年振兴计划”“交通三年提升行动”,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以交通发展为硬支撑,撬动乡村全面振兴。
  据了解,近5年来,该区总投资10.71亿元,新改建国、省、县、乡公路279.2公里,实施通村通组公路硬化851公里、村道公路加宽改造460公里。全区100%的乡镇通上油路、水泥路,全区100%的建制村通上油路、水泥路,100%的贫困村村民小组通上硬化路,建制村通车率达100%,达到星级创建标准的乡村景区至少有两条以上公路连接。
  山门乍开,货畅其流,物有所值。山里的跑山鸡、土鸡蛋、米豆腐等土特产成为了城里人眼中的“抢手货”,价值翻了几番。自公路修通后,全区绿色产业带成了城乡融合带、旅游观光带、经济增长带。
  如今,来通川的游人络绎不绝。农村公路飞速发展,给全区农村面貌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农业农村农民,生活生产生态,乡土乡愁乡贤……条条阡陌之间,通川大地的乡村被激活。

00.jpg建设中的青宁云门天寨农旅项目

    转动产业主引擎,让区域资本“活起来”
  近年来,磐石的草莓、火龙果、桑葚等成为了达城市民的“新宠儿”,每到周末都有数千市民驾车到磐石体验采摘水果的乐趣。
  “伴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多,村里一下子涌现出了40多家商户,分别经营农家乐、便利店和卖土特产品等。”磐石镇场坝村村民李传福说,每到周末周边村民也忙活起来,他们在路边搭起小棚子,支起铁架子,卖水果、饮料、遮阳伞等。
  “作为磐石乡村旅游发展先导区的新型农业生产者,我见证了磐石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也积极地参与了乡村振兴发展建设。”四川省苏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苏乾证如是说道。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流转土地600亩,年产值达500余万元,园区常年生产人员100余人,是一家集农业开发、生态旅游、农业规划为一体的农业旅游综合性开发企业。
  目前,磐石乡村振兴先导区引进业主 56 家,流转土地1.2万余亩,年产值达2亿元,形成了以“谭家沟脱贫攻坚引领区、帝森农业园、草莓主题公园、盛世家园、康养田园和月湖游乐园”六园引领的旅游业态新格局,区内的游步道、河道景观、游客接待中心、秦巴农耕文化博览馆、智能温室大棚、水上体验中心、草莓故事馆、田园大舞台等设施一应俱全。
  今年 4 月,通川区举行2019年第一次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项目 17个,协议总投资 139.15亿元,其中涉及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占75%。
  据了解,通川区先后打造磐石草莓、蒲家蓝莓、金石猕猴桃、青宁牡丹等现代农业园区 35 个,集中连片发展青脆李、优质大米等特色产业示范基地10万亩。秦巴电商谷建成投运,新建乡镇电商服务站10个、村级电商服务点52个,成功创建为省级城市共同配送示范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区。同时,该区大力开展“旅游三年攻坚行动”,实施金石云顶野生动物园、青宁云门天寨、十里水乡·板桥印象等农旅融合重点项目10余个。
    抓住第一生产力,为乡村注入“新血液”
  乡村振兴,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让能人回归、资本下乡,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引擎、新动能。
  一人回归,一村脱贫。唐晓勇2018年7月返乡,10月,通过土地流转,将蒲家镇屈沟村低洼、低产、低效田、沟地田改造成230多亩的龙虾养殖基地,成立了大河钳虾蟹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120万元。他带领合作社的社员按照农业养殖专家技术指导的操作流程进行“稻虾共养”,无公害优质水稻和生态小龙虾广阔的市场前景,让他尝到了甜头。同时,合作社与村里11户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年年有分红。
  近年来,通川区坚持人才兴区,致力把通川建成川东北人才生态高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生态圈初步构建。深入开展“千名硕博进达州”“柔性引才”“百名公务员进通川”等行动,吸引各类专业技术人才7126人。大力实施“引凤还巢工程”,吸引大学生486人,回引新乡贤7086人,创办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5个、专合社 214 个、家庭农场 276个,实现总产值1.6亿元,带动群众就近就业上万人;感召23名重庆知青反哺创业,注入首笔资金1000万元成立通川区知青回创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知青回乡、农民回家、资金回流成为“潮流”。
  人才旺,百业兴。美丽乡村建设、村级卫生整治、厕所革命等,让农村“颜值”大增,农村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眼下,各类特色农家乐、观光园、采摘园、生态养殖合作社、小微绿色食品厂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在通川这片沃土上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郑涛 文/图)

 

 

 

责编:冬梅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
首页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乡网,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092-6118 蜀ICP备13027954号-1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