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潭柘500年,后有今日北京城”,今天,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对潭柘寺周边多年碰不得、拆不动的违法建设彻底拆除,让潭柘寺逐渐恢复原貌。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至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是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庙,素有“先有潭柘500年,后有今日北京城”之称。然而,近年来,这座千年古刹周边逐渐被一些私搭乱建的违法建设影响了历史风貌。 “通往潭柘寺的唯一道路被私搭乱建的农家乐不断侵占,小商小贩也沿路招揽生意,把周边环境搞得杂乱无章,赶上初一、十五的时候,车辆更是能堵上几公里,周边老百姓的意见非常大。”潭柘寺镇党委书记娄相峰说,通过启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调动各相关部门共同解决这一难题,让潭柘寺周边再现千年古刹肌理。 在平原村拆违现场,记者看到之前立在潭柘寺公园周边的违法建筑正被一一推倒,横七竖八的广告牌匾也在被逐一摘除。 据了解,2018年潭柘寺镇上账的违建28352.39平方米,其中离潭柘寺公园最近的平原村,违法建筑共1320.92平方米,多数是私搭乱建的农家乐。镇政府将对拆后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还千年古刹潭柘寺原有的历史风貌。 清垃圾平土地 垃圾山变生态公园 数据显示,2017年,潭柘寺拆除违法建设9507.43平方米,腾退出的2000余平方米已用于打通山区交通线的鲁坨路和108国道二期工程,还有的用于提升市民人居环境等生态修复。在潭柘寺镇赵家台村,曾经的“垃圾山”,如今变成了生态公园。 平整干净的休闲步道,古色古香的木质长廊,独具特色的庭院灯饰,别致浪漫的喷泉水景,功能齐全的健身设施一应俱全……今天上午,记者在赵家台村看到,这里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然而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堆积了几十年垃圾废料的“垃圾山”:垃圾随处可见,苍蝇蚊虫遍地乱飞,整个村子被“垃圾山”包围。 “以前一到夏天就臭气熏天,周围的村民不仅无法开窗,就连走路都要捂鼻绕行。”现场负责人介绍,去年潭柘寺镇以“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工作为契机,率先对这座“垃圾山”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通过清理垃圾、平整土地,用了半年的时间,建成了现在这个生态公园。 吹好“四声哨” 实现违建零增长 “这要搁在以前,想要拆除这些违法建设难度可就大了去了。”娄相峰介绍说,“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曾一度是乡镇治理中最为尴尬的局面。为彻底解决“八个大盖帽,难管一草帽”的难题,潭柘寺镇结合“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重点吹好“四声哨”。 娄相峰介绍,这“四声哨”一是“巡查哨”,潭柘寺镇发挥镇城管、综治、安全等部门工作特性,整合部门力量,成立流动巡查小分队,一旦发现各类违法建设,立即制止并报告;二是“会商哨”,一旦发现违法建设,潭柘寺镇立即联系区国土规划委、农业局、打违办等单位,对发现的违法建设进行会商认定。 三是“执法哨”,即把城管局等有执法权限的单位用一声“哨”吹来,拆除违法建设;四是“管理哨”,据统计,截至目前,潭柘寺镇2018年已拆除违法建设19326.38平方米,并实现了违法建设“零增长”。 (耿学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