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12月25日电 (任重)据四川省政府网24日消息,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实施方案》(以下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称,普查范围囊括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分为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两大部分。具体来看—— 文化资源:依据文化和旅游部有关标准,主要对古籍、美术馆藏品、地方戏曲剧种、传统器乐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六大类资源开展普查。 旅游资源:依据《四川省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试行)》,主要对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历史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购品(文创产品)、人文活动八大类资源开展普查。 据《方案》了解,全省普查工作自2019年12月全面启动,2020年9月结束,为期9个月。普查工作分为两个阶段,各阶段任务及时间安排如下—— (一)资源普查调查阶段。 时间:2020年3月底前(高原高寒地区可适当延长)。 主要任务:深入开展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动员,广泛宣传发动,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挖掘、推荐新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县(市、区)开展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调查,按要求填报相关资源调查表,并进行评价。 (二)成果编制报审阶段。 时间:市县两级在2020年6月底前完成,省级在2020年9月底前完成。 主要任务:在文化资源普查调查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省市县分别编制相应的普查成果,并按程序报审。 1.县级成果:完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各类普查表填报工作,编制《××县(市、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总结》《××县(市、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含附图和资源名录)》等。 2.市级成果:编制《××市(州)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总结》《××市(州)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含附图和资源名录)》等。 3.省级成果:编制《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总结》《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附图和资源名录)》《四川省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指南》《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手册》,建成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数据平台。 要注意的是,此次普查是指从未进行过,本次全新开展;调查是指已经开展过,本次对原有资源成果进行梳理、补充和完善。另外还要求,市县两级要结合本地实际,将普查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按时足额拨付,确保普查工作顺利推进。省级财政对普查试点县(市、区)和贫困县(市、区)进行适当补贴。 最后,《方案》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以及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的有关标准要求,如实填报资源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伪造数据。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普查中所获悉的涉密资料和信息,依法履行保密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