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 通讯员 刘晓宝 初冬时节,兴隆县半壁山镇靳杖子村村民服务中心人气很旺。刚忙完秋收,村民们纷纷到此参加果树种植管理技术培训,为来年种好果、卖好价提前“充电”。 山上板栗、山楂满坡,山下梨、桃、苹果遍野,村庄街道整洁,家家窗明几净。很难想象,这个瓜果飘香的美丽山村,9年前还是“人心散、产业弱、环境差”的另一幅图景。 “我刚上任第一天,召开全村党员大会,结果只来了寥寥数人。”靳杖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徐志军说,由于参会党员过少,会议不得不取消。这让在外闯荡多年的徐志军眉头紧锁。“家家都有山楂板栗园,靳杖子不穷,但也‘穷’,穷在思想观念落后。”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把人心聚起来,成为靳杖子村旧貌换新颜的头件大事。“聚民心,首先要建强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拿着一本《靳杖子村党支部党员百分考核实施办法》,徐志军介绍道,从组织生活、法治观念、道德行为、发展环境等七大项32小项,对党员制定了细致的考核标准。 76岁的老党员白贺明是党员积分考核的第一批“受益者”。老白以前爱喝酒,酒后经常满大街大嚷大叫,因此被扣积分,上了“黑榜”。“身为党员不仅没发挥好作用,还成了负面典型。那几天,走路都抬不起头。”回忆当初,白贺明仍有些脸红。“知耻而后勇,一定要上‘红榜’。”虽已年迈,但老白把村民广场当作发挥余热的“主战场”:打扫卫生、修剪草木,日复一日,从未停歇。由“黑”转“红”,他终于挺直了腰杆。 很快,全村形成了62名党员个个争先、事事在前的浓厚氛围。 2012年7月,一场暴雨引发的山洪,让靳杖子刚刚聚起的人气如风中火苗不停摇曳。“人均只有8分平地,百姓山上的‘钱袋子’——板栗树、山楂树遭受‘灭顶之灾’。”徐志军说,洪灾过后,靳杖子由此戴上了“贫困村”的帽子。 树倒了,人心不能倒。看着山洪肆虐过后的惨状,大家经过反复商议研究,决定与过去的传统种植模式说“拜拜”。“以前为了省时省力,大家大量使用除草剂、农药。虽然山上绿油油,但树下光秃秃,地上没了植被,没雨板结,有雨成灾,板栗山楂的品质也持续下降。”徐志军说,痛定思痛,全体党员率先签下生态种植责任状,村里提供割灌机,树下生草种植模式开始整村推进。“树下的草既能存水固土,还可以成为有机肥。” 与此同时,靳杖子村还集体流转了用于种植玉米的600亩平地,承包给农户,改种梨、桃、苹果等果品。 刚参加完果树技术培训,村民李春霞便匆忙赶回家。前几年,婆婆常年卧病在床,她精心照料,被评选为“好媳妇”。但家里生活全靠丈夫一人打工,过得还是捉襟见肘。“我家3亩地,一年能挣1000多元,2000斤板栗,能卖1万多元。”李春霞说,家里耕地流转后,她也租了7亩地,建起了桃园。今年,桃园收入4万元,她和老公打了个平手。 走进村里的板栗合作社,运送板栗的车辆排成了队。“我们村收板栗,每斤比市场价高0.2元。”徐志军笑着说,8年前的山洪,没想到冲来了一座“金山银山”。由于有机绿色无公害,加上地处板栗山楂等果品的优质产区,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等知名企业纷纷与靳杖子村建立合作关系,每年采购板栗、山楂,分别达到上千吨。“仅靠靳杖子村已经供不应求了,我们又带动周边村庄果农加入进来。” 人心齐,民风好,项目来。村庄北侧,建于山楂园内的“山楂树之恋驿站”,如今已成为年接待上万人次的网红“打卡地”。“驿站占地100亩,涉及60多户百姓,党员带头、百姓齐心,只用3天就完成征地任务。不到半年,投资6500万元的驿站就建成投用。”徐志军说,只有让百姓分享发展红利,才能激发更大的发展动力。 如今,村庄南侧一处工地里,一片厂房正拔地而起,投资4000万元的扶贫车间明年即将投用。“今后,果农销售不出去的果品,可以用来加工果汁、果脯,不仅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还能拓宽增收渠道。”徐志军说,靳杖子村地处旅游公路沿线,采摘游也成为一张新名片。同时,借助网络平台,村里的果品最远卖到了海南岛。 从2012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2018年整村脱贫出列,到2019年底人均收入1.95万元,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带动,靳杖子村级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幸福画卷正徐徐铺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