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湖畔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魏麟潇 摄
青龙湖观鸟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魏麟潇 摄 入伏之后,在上蒸下煮暑热难耐之中,我禁不住在想,在没有风扇和空调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度过难熬的炎夏的? 古人消夏,实际就是近山亲水。其中依水而居,算是古人夏季避暑正确的打开方式。“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在夏至日这天正午,万物都在歇息,唐代诗人韦应物却在池塘边游荡,过瘾极了;宋人韩琦的诗句“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描述的也是一番坐拥清凉世界避开暑热烦躁的景象。 陂泽里、水塘边皆是古人避暑的休憩地。那个时候,老百姓都喜欢乘舟入湖,或游船赏荷,或恣眠柳影,或酌酒狂歌,或手谈垂钓。毕竟,有水的地方就能吸热,释放凉气,茂密的水边植物,还可以挡晒遮阴。 在古代,“沼、沚、滨、浒、洲、塘、淀”都泛指湿地,而古人对于湿地的巨大功用似乎早就熟稔。 湿地的润养净化之功 湿地是天然空调,具有强大的调节气候的功能——由于水的热容量大于地面,吸热和放热都较慢,所以湿地上气温变化较为缓和;另一方面,湿地还通过水面蒸发、植物蒸腾过程持续不断地向近地面大气输送水汽,在提高周围地区空气湿度的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诱发降雨;湿地本身因为水的流动可以产生风,在夏季人们习惯到河流湿地等有水的岸边感受“凉”意。 湿地是绿色海绵,这个天然的储水系统,具有强大的调节径流、均化水位和控制洪水的生态功能,也可以通过渗透作用补充地下蓄水层的水源。 湿地是城市之肾,它是自然界中自净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当含有污染物质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会大幅度减慢,有利于污染物质的沉淀。在湿地中生长的植物、微生物和细菌等能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和有毒物质吸收、分解或固定、转化。 湿地的文化意象 舜帝时期,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环保部门”,其中设有专门保护和治理山林川泽的官员叫“虞官”。先秦时,分化为虞、衡两种职务。春秋战国时期,云梦湿地是楚国的皇家猎区,当时的云梦泽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犀兕麋鹿满之”。秦朝制定的《田律》中则包括了对山丘、陆地、水泽中各种生物资源的保护,还明文规定人们不可以堵塞河道。 人类从逐水草而居到沿着河流、湖泊建立城市,始终离不开湿地的润养。在距今约7000年前,人类开始在湿地种植水稻,并逐渐积累起对湿地的认识。《诗经》中《国风·召南·采蘩》中说,“于以采蘩?于沼于沚”(在哪里采集白蘩?在沼泽旁,在沙洲上);《国风·周南·关雎》中有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国风·秦风·蒹葭》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湿地与湿地边的草木都成了传情达意的选择。《楚辞·九歌》里的“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穿起荷花衣,系上蕙草带,忽然前来又忽然远离),展现了湿地的原始景观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习俗。 从古至今,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也与湿地关联。《水浒传》里的八百里水泊、蓼儿洼,这些古湿地的遗存仍让人神往;看过京剧《沙家浜》的人都知道“芦根、鸡头米”曾维系着新四军战士的生命;《洪湖赤卫队》里“四处野鸭和莲藕,秋收满畈稻谷香”,则讴歌了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这样的歌,更把我们瞬间带回了童年。 水陆生态交错带 人类文明的第一行脚印,就是踩在湿漉漉的水边。依水而生,逐水而居,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法则。湿地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中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 现代汉语中“湿地”一词译自英文Wetland,比较广义的定义来源于1971年2月2日由18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的《湿地公约》,“不问其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狭义地讲,湿地乃水陆生态交错带,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生态群落之间的过渡带,包括陆生和水生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带。 简而言之,湿地即水陆交汇之地。位于南美洲的潘塔纳尔湿地总面积达24.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 遥相呼应的伦敦湿地公园 与成都的湿地公园遥相呼应的是伦敦的湿地公园,它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个可供参考的模式。 伦敦湿地公园位于伦敦市中心5公里处,泰晤士河旁。从2000年5月建成至今,已接待数以百万计的游客。这里曾经是4个废弃的混凝土水库,经填埋土壤40万土石方之后,形成了湖泊、池塘、水塘以及沼泽等水体,成为现今欧洲最大的城市人工湿地系统,是一个建造在繁华现代化大都市中心的湿地项目。 水作为主体贯穿于整个公园,设计者按人流活动的密集程度、物种栖息特点和水文特点,将公园划分为6个清晰的栖息地和水文区域,其中包括3个开放水域:蓄水泻湖、主湖、保护性泻湖,以及一个芦苇沼泽地、一个季节性浸水牧草区域和一个泥地区域。 这里还种植有30多万株植物和2.7万棵树木。大面积的绿化和植被引来了大批的生物,使公园成了湿地环境野生生物的天堂,每年有超过170种鸟类、300种飞蛾及蝴蝶类前来此处。 作为一个公共游憩场所,伦敦湿地公园对参观者开放,公园设置了6个隐蔽观察点和1个两层瞭望台,游客可从这里观赏水獭、蝙蝠、灰鹭、赤颈鸭、短颈野鸭和针尾鸭等野生动物。观光小径分为两路,分别朝向东方和北方。小径曲折回环,无形中组织起了一个曲折蜿蜒的视觉长廊。参观人流在移步换景时,便被不知不觉地逐渐分流,小股的人流对环境造成的干扰力减低,自然地渗入到周围环境,成功地让自然和人类活动在此达到了和谐的平衡。 湿地中心的儿童游乐园有滑道、水上游戏、巨型田鼠隧道等设施,可以让各年龄段的儿童在玩耍中增长知识。这个湿地公园已成为“伦敦通票”主要推荐的景点,门票为13.4英镑。 公园外设有足够的泊车位以方便游客,多条公交车线路可抵达公园附近,最近的地铁出口和火车站也均在步行10分钟的距离以内。 一切还给自然 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瑞士、西班牙等,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重视对城市河流湿地的保护。这些国家在河流环境综合整治中,广泛地采用了“多自然型河流”的建设方法。 这种方法是把水边作为多种生物生息空间的核心,并把河流建设成尽量接近于自然的形态,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努力创造出丰富自然的水边环境,恢复城市河流湿地的自然生态和环境功能。从1970年起,在德国全国范围内开始拆除了被混凝土渠道化了的河道,将河流恢复到接近自然的状态。 钏路湿地公园于1980年列入日本第一个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仅两年政府就投资几十亿日元进行湿地调查、修复、公园建设及生态保护。还有日本北海道的雾多布湿地中心、日本东京湾的野鸟湿地公园及琵琶湖水禽湿地中心,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城市湿地恢复与重建研究。 日本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建设也非常重视,建立了许多诸如生态基金、湿地保护基金等,将筹集到的民间资金投入到生态环境建设中。在城市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过程中,日本创造和发明了许多国际知名的水体净化方法,但直到应用了湿地恢复与重建技术后,才使治理的效果得以巩固和持久,如著名的琵琶湖、霞浦湖等的生态治理。湖滨大面积的不同功效的人工湿地,有效地阻断了面源污染物向湖泊水面迁移。 建于1997年的马来西亚布特拉加亚湿地公园,沿河建造一系列具有较小落差的坝而形成的池塘,自然流水和城市污水经湿地净化后汇集形成布特拉加亚湖。湖与周边丘陵森林的有机结合构成了防洪、净化水体以及休闲娱乐的湿地公园综合体系;湖滨则规划建设吉隆坡政府行政中心、总理府和高级公务员社区,打造呈现“人在林中”“城在绿中”的大生态概念景观。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一可 后 记 从古至今,人居的理想境界是一种“诗意的栖居”,这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状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和合理念”,构成了中华民族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传统,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启示。 湿地是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霞光映日、鱼跃鹭飞,湖与公园总是相伴而生。水,浸润出生活的另一种形状。理想的生活,向往的美好,都在水边。四季有时,陪孩子去湿地公园,认识植物、虫儿、鸟儿,向大自然学习,唤回心中的小小野性。住在这里的人,向外可以跟湖水发生更亲密的交互、发生更多元的对话;向内可以与家人、邻里产生更紧密的情感链接。生活,不是在湖畔,就在去往湖的路上。更多环城生态区的建成,进一步塑造了成都优雅的人文形态和运动健身的新时尚。来源:成都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