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往深处行,不少旅游目的地人头攒动。有旅客感慨,到一些所谓特色古镇打卡,充斥着“全国连锁”的熟悉感,青砖、红灯笼,炸串、烤肠、臭豆腐,统一的配置、熟悉的配方,复制粘贴的古镇们越来越商业化、同质化。 而今,流量与古镇游更是捆绑在一起。“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不断创造着网红必打卡景点,年轻人追求新鲜,商人追求利益,随之形成了“商家落户-网红宣传-游客追捧”的循环模式。 这一模式运转起来,效果不甚理想。游客回乡后,真正留下的记忆清且浅,再提起去古镇游玩,也不似从前般热情。 我国有2800多座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古镇,能让人记忆深刻、故地重游的,确实屈指可数。古镇游如何避开“审美疲劳”的坑呢?其中最大的症结便是商业化。商业化可谓双刃剑,古镇游之所以长盛不衰,既得益于古镇自身的历史文化魅力,也有赖于对古镇的商业开发。如果不靠商业化,很多古镇依然在沉睡中,不说造福当地居民,可能就连自身的生存与传承都会成为问题,最终恐怕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商业化用错了地方,也酿成不少悲剧。有的地方,对古镇或者准古镇进行杀鸡取卵式的商业开发,使得许多古镇居民将店面外租,导致人口和文化“空心化”;有的地方借历史文化名镇之名,在古镇外围圈地开发房地产项目,最后烂尾者也不在少数。 古镇的妙处,恰在一“古”字。古镇作为珍藏着城镇历史文化的宝盒,单挑出一件,都让人爱不释手。对古镇开发多花点心思,需要完整、详细梳理历史文化,满足旅客多方位的精神文化需求,追求“精致”而非“泛滥”。 尤其是要打破“散养式”的招商模式,坚持适度原则。随着旅游业逐渐成熟,游客用脚投票,“披着古镇外衣的小商品城”难逃被抛弃的命运。管理者更应该算好、算清账本,甚至要懂得牺牲一部分商业利益,在抓住古镇特色文化这根筋骨后,从中延伸出民俗体验、特色美食、文创开发等满足旅游体验的端口,既保留当地独特的文化风味,又能为当地有手艺特长的居民提供发展机会。 而一些追求原生态的古镇太过“淳朴”,交通、住宿不便让许多行程安排紧凑的人望而却步,没能为当地百姓产生实在效益。有的古镇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尚未打造出自身特色,难以吸引游客深度游览。 古镇的建设、经营日渐成为一个丰富的生态系统,其核心不仅是围绕旅游业展开。好在当下的管理者,开始意识到商业营利与古镇文化之间存在博弈关系。多地提出“塑造生活着的古镇”的口号,这一概念与游客所提古镇“生活性”体验,以及部分居民所提“更为看重古镇优美环境与浓厚生活气息”不谋而合。 古镇的魅力需落在各种文化场景中,尤其是当地人最真实的生活场景。抽离这些元素后,古镇更像缺失灵魂的盆景,质感与身价会大打折扣。有的古镇则善意保留了本地的菜市场、旧书店、书场、剧场,游客和居民都有了文化休闲的去处,这既体现了古镇的生活特质,还实现了多方共赢。来源:大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