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使用过的马灯。
红军长征途经四川送给当地群众的铜壶。
四川博物院收藏的飞机残片。
①刘开云守护的党章。
②刘开云守护的党章。
红军战士廖尤民的红军帽。 百年风云激荡,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在四川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斯人已逝,精神永存,他们曾经使用的实物,成为那段峥嵘岁月的重要载体和鲜活记忆。 在四川博物院,收藏有许多红色文物。不论是一张泛黄的报纸,或是一段锈迹斑驳的铁索,一顶血迹模糊的红军帽……这些文物,正是百年激荡历史的真实见证,铭刻着共产党员在艰难求索岁月中坚定的崇高理想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在文物中重温党史,也从文物中汲取初心力量。 一块石版、一张报纸 承载着红军崇高理想 在四川博物院,馆藏有一件罕见的珍贵红色文物——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一元纸币石印版。它承载着在艰苦奋战岁月中红军建立苏维埃人民政权的崇高革命理想。 四川博物院典藏部副主任李德鑫介绍,这块石版宽76厘米、高45厘米、厚5厘米,以大理石为材料制作而成,质地坚硬,版体沉重。“上面刻印着10幅相同的川陕苏区发行的一元纸币的票背图案。10幅图案排列有序,横排四行,每行两幅,版面左边上下竖排两幅。” 石版表层虽然稍有风化剥层,但所有图案基本完好无损,线条纹饰及文字都清晰可见。每幅票背图案上端横排印有11颗五角星,每颗星内有一字,分别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在左上和右上角各有一个“壹”字,图案正中刻绘厂房和机器,在厂房、机器画面两侧有较大五角星两颗,五角星靠下左右两边分别是由镰刀、斧头交叉组成的党徽共4枚,票背面左下为“全国通用”、右下是“凭票兑现”字样,底部正中是英文“ONE DOLLAR”。 李德鑫介绍,1933年2月,红四方面军进入川陕革命根据地后,便着手筹建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并开始发行货币,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总行起初设在通江县得汉城(今永安乡),设有财经、保管等科和造币厂、石印局以及警卫连、运输连等机构。 后来,在保卫和扩大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红四方面军在达县缴获了军阀多座工厂,其中造币厂的全部机器设备、造币原材料以及技术力量被红军运至通江,使得原有的工农银行石印局得到很大扩充和发展,从以前以印布币为主转向以印纸币为主,石印出的纸币在质量上比过去的布币有很大提高。“这件石印版应该就是在这一时期制作完成的。”李德鑫说。 20世纪50年代,在全川范围内征集寻找革命文物时,这块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一元纸币石印版在茂县被发现。 李德鑫介绍,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离开川陕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根据资料记载,在转移过程中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也随之转移,成为“马背上的银行”,常常由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护送。据妇女独立团干部、川籍女红军伍兰英回忆,1935年5月上旬,总部命令她们团第一连掩护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去茂县地区,大家一面背着银行的物资,一面随时准备与敌人作战。 到达茂县进入藏羌民族地区后,才停止发行和使用纸币,这块石印版完成了其历史使命,留在了茂县。 在川博收藏的红色文物中,有一张1934年8月7日出版的《红军》报。李德鑫介绍,《红军》报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军区政治部机关报,前身是《战场日报》,1933年8月中旬改名为《红军》,主要在红四方面军创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内部发行。 这一期《红军》报,用整版全文转载《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这一宣言,也正是红军长征所发出的嘹亮的动员号角。 李德鑫介绍,该张《红军》报是1954年10月,原四川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在通江县永安乡下罗坪农民何必德家里的泥墙上发现的。当时从泥墙上铲下来时,这份《红军》报已经受损、残破,后来经过装裱,尚能看出大部分内容,这张报纸也被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虽然当时红军所处形势十分艰难,但仍坚定地站在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线,把红军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抗日救国紧密地联系起来。” 一段铁索、一块飞机残骸 见证红军英勇对敌 四川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自然环境最恶劣、历时最久、行军总里程最长、活动地域最广、发生战役战斗次数最多、召开会议最多的省份,长征途经四川时,也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四川博物院馆藏有一段不到一米长的锈迹斑斑的铁索(代用品),正是那段伟大壮举的历史“物证”。 接到夺取泸定桥的命令,红四团战士昼夜奔袭120余公里抵达泸定桥西桥头。百余米的泸定桥,横架在水流湍急的大渡河上,靠西桥头处桥面木板已被敌人抽去,只留下13根铁链悬空摇荡在峡谷之中,下边9根作为底链,两边4根作为扶手。 看到红军突然出现,敌人立马隔河射击,密集的炮火袭来,红四团第二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红军勇士为先锋进行正面突击,他们冒着枪林弹雨攀援上了光溜溜的铁索链,一手紧抓着铁链,一手抱着木板,边匍匐前进边铺桥板,在敌人炮火攻击中,穿过火光,与东岸部队合围,奇绝惊险地飞夺下了泸定桥。 随后,红军部队立即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党史专家认为,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途中又一次关键性的胜利,为红军北上打开了通道。 飞夺泸定桥的事迹,后来被写入教科书。这段红军战士曾经攀爬过的铁索被收藏进博物馆,虽已锈迹斑斑,但永恒铭记着那段英勇的壮举。 红军进入川西高原地区后,爬雪山、过草地,还要应对国民党围追堵截,经历了整个长征中环境最为艰险的一段征程。 在川博馆藏文物中,还有一件十分特殊的文物——一块金属飞机残骸,是红军长征途中击落国民党飞机的直接物证;而馆藏的一张捷报照片,讲述了这场鲜有记载的红军长征途中的对空战斗。 据介绍,这块飞机残骸形状并不规则,最长处为7.5厘米,最宽处为6.8厘米,是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松潘征集到的。 李德鑫说,红军占领毛尔盖后,继续向松潘前进,国民党出动飞机配合步兵继续对红军进行围追。当时,国民党第三中队空军副队长朱嘉鸿和飞行员郭诗东驾驶一架303号战斗轰炸机前往黑水做侦察飞行,在石碉楼上空发现了正在行进中的红军后续部队。 本该返航回去报告的朱嘉鸿二人想要雪耻(此前湘江之战中,第三中队被红军用落后的步兵武器打落飞机),按下机头对准红军俯冲扫射。红军战士不畏强敌,举起手中的枪瞄准敌机,猛烈且密集的火力击中了飞机尾部,飞机失去平衡被迫降落在附近河坝,弃机逃跑的朱嘉鸿二人被红军俘获。 为此,红军专门发出了《空前大捷报》,捷报中提到“石碉楼打落蒋介石飞机一架,缴获重机关枪两架,俘虏飞机师两名”,并将捷报张贴在毛尔盖当地民房的木板墙壁上。 这架飞机因为无法带走,后来被红军销毁,只留下一些残骸。“这块飞机残骸,是红军长征途中对空战斗的直接见证,也是红军战士不畏强敌、英勇顽强、艰苦奋斗、敢打敢拼的革命精神的生动诠释。” 一本党章、一顶红军帽 铭记红军的流血牺牲 百年壮阔历程,在艰难求索岁月之中,无数共产党员坚守信仰,舍生取义。 在四川博物院,馆藏有一本《中国共产党党章》,第一页标注着由中国共产党川陕省委翻印。 这本党章,曾经被一位党员藏在土墙里,用生命守护了其完好。 1935年,红军奉命撤离川陕苏区,军阀残部、土豪劣绅等反扑回当地,对留下的一些伤残红军及红军家属进行清剿和屠杀。 曾经担任川陕省红江县第三乡党支部组织干事和支部书记的刘开云,在红军撤离川陕苏区时因为生病,并未跟随大部队离开,而是留在家中。他预料到反动派的反扑,把一切文件提早转移,并把这本《中国共产党党章》装入竹筒藏在土墙内。敌人抄家时什么也没找着,将他关押数天并多次严刑拷打,仍一无所获,只得将其释放。新中国成立后,刘开云的儿子入党时,他才从墙壁内掏出这本党章,交到儿子手中。 后来,这本党章在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时被发现,被博物馆收藏。带着泥土的党章,彰显着共产党员的气节和信仰。 百年党史,无数人为了伟大的事业流血牺牲,他们的奉献,共同铸就了伟大的奇迹。 在四川博物院,收藏有一顶红军八角帽,帽子左上方,有一条长约1.5厘米的裂口,四周都是血迹。 李德鑫告诉记者,这顶红军帽,是1957年四川省交通部门修筑一条从阿坝至甘孜的公路时被发现的。当时,筑路工人在甘孜州丹巴县附近一个山洞中,发现一具遗骸,遗骸旁就是这顶保存完好的八角帽,帽子里藏着一张纸条,记录着这顶军帽的主人,也就是这具遗骸,是红军某团战士廖尤民。 这顶红军帽使用靛蓝色的粗土布手工缝制而成,有夹层,里衬为白色。整个帽盘直径约为24厘米,八个大角两两之间互相对称,帽檐用竹条支撑,长11厘米、宽9厘米。在帽子内层有很多血迹,越靠近裂口处血迹越浓,被发现时上面还粘有一些头发。文物专家推测,红军战士廖尤民被敌人刺刀刺中脑部而牺牲,战友将他的遗骸抬进山洞中,为了以后方便寻找,留下了这张字条。 “虽然廖尤民牺牲细节已经无从考证,但当时史料记载,这位红军战士所属的部队主要为保障红军主力部队北上负责殿后任务,他应该就是在执行殿后任务中牺牲的。”李德鑫说。 红军帽被发现时,当时的一位保管员,将帽子进行了清洗,如今依然能看出上面所残留的模糊血迹。这些血迹,也铭记着一位战士听党指挥、服从大局、勇于牺牲的感人故事。 红色文物点击 一双蓝绸绣花鞋 在四川博物院馆藏红色文物中,有一双蓝绸绣花鞋,这是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宝兴县时,住在当地明礼乡王马氏家时的一位女红军送给王马氏的。女红军因为受伤住在王马氏家中,得到王马氏的悉心照料,为了表示感谢,女红军将这样一双在当时十分珍贵的绣花鞋送给了王马氏。 这双鞋是蓝色绸布鞋面上绣有精美的花卉图案。鞋长25厘米,相当于如今的40码,穿着舒适,不束缚脚,适宜行走和劳动需要,与传统习俗的“三寸金莲”完全不同,但根据鞋底痕迹判断并没有穿过。王马氏将这双绣花鞋保存了20多年,后来捐赠给了国家。 这双绣花鞋,见证了在那个炮火纷飞的艰难岁月中,红军与四川人民的鱼水深情。 一把长嘴铜壶 四川是红军长征历时最久、行军总里程最长、活动地域最广的省份。在四川各地文博场馆中,都收藏了许多红军长征所使用的各种生活物件。四川博物院就馆藏有红军长征途经四川时使用过的马灯、铁脚码子、铜壶等。这些物品也是那段伟大壮举的真实见证者。 其中一把铜壶,是1935年红军途经金川县时,送给当地群众马文贵的。铜壶高约23厘米,顶上有破裂又被修补的痕迹,铜制圆口有盖,是一把长嘴铜壶。据了解,1935年红军驻扎在当地时,住在马文贵家,马家没有壶用,红军周多十得送给马家一把铜壶,马文贵一直将其拿来装奶。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梦琳/文 向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