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失利,压力山大;职场不顺,信心受挫;婚恋纷争,焦头烂额……近年来,精神与心理健康愈发受到人们关注,通过网络寻求心理服务的需求大增。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网络平台上有偿心理咨询乱象频发——不少从业者根本没有资质。所谓服务充斥坑钱套路,消费者隐私存在泄露隐患,被侵权后难以维权。 “心病”同样是病,需要正规诊疗,不能指望“心灵鸡汤”。然而,“当前网络心理健康服务缺少相应标准”,别有用心者“钻空子”、打“擦边球”。一些心理疾病患者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前往正规医院,试图通过“网聊”寻求释放,正中前者下怀。 某些网络写手胡编乱造“心理舒缓宝典”,一些博主炒作“心理调节课程”,“付费内容”其实没有任何专业性;平台自诩“亲密关系修复”,忽悠情感受挫者高价“量身定制”情感挽回方案,纯属骗钱;所谓情感陪护“挂羊头卖狗肉”,“软色情”犹如“精神毒品”;发现上当受骗,反被要挟曝光隐私,不得已“打掉牙往肚子里咽”……凡此种种,消费者不光损失钞票,倘若耽误诊治,后果更严重。 线上心理服务犹如“乱麻”,网络平台难辞其咎,理当“清理门户”。心理咨询有专业门槛,从业人员得有专业资质,平台方开辟相关业务板块,必须审查、核实、备案入驻机构和人员的资质,对“草台班子”坚决说“不”。假证贩子在网上兜售“国际注册心理咨询师证”,电商平台更应严查“封杀”。假的真不了,平台方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管之责,只有“走心”才能避免失守。 面对日益增长的网上“心病”问诊需求,医疗卫生部门也要及时弥补线上服务空白,鼓励正规医院开展网络医疗服务。制定规范,细化标准,严格执行,做大做强“良币”,“劣币”就会失去生存空间。 特别要注意的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不同,药物干预更涉及医疗范畴。有关部门有必要明确其中的界限,网上心理服务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能稀里糊涂。消除“模糊地带”,防止有人浑水摸鱼。
承受煎熬的心灵呼唤专业救治。网络心理健康服务(包括必要的医疗干预)必须恪守治病救人底线,不能钻进“钱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