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从国家大政方针,到群众的衣食住行,代表委员聚焦的重点、热点方方面面,不过无论议案、提案,还是建议、意见,虽然涉及相关部门,却往往是完善政策层面的。 相比之下,这两天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蒋胜男建议“公务员考试应打破35岁门槛”,以及前几天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校长吕建提出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更像是面向各地方党政机关表达的民意呼声,传递了公众期许。 联系先前相关报道,不难看出这些建议的针对性。“35岁门槛”戳中很多想要跳槽、转型的中年人心坎,这是很多互联网公司“末尾淘汰”的重要考量因素,虽然很难直接归因于公务员录用制度,但党政机关带头,从公务员录用规定中打破这一年龄界限,无疑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再比如,破除“唯名校”“唯学历”用人导向的建议,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近年来一些基层公务员招录中出现的动辄要求北清博士、双一流硕士等现象。面向内部,顶着名校高学历的光环就能加速晋升通道,这对党政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课题;面向外部,过度倚赖“高分”“名校”加持择业,一环扣一环地倒逼从大学到中学再到小学的激烈竞争。党政机关带头破除“唯名校”“唯学历”,实际上就是面向全社会涵养良好的选人用人风气。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次全国两会期间,面向党政机关提出的要求,是要“带头过紧日子”。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纾困市场主体和激发市场活力,稳就业、保民生,对加强政策救助和相应的财政支持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主要指向就是压缩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调出资金用于基层企业和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从本级做起,进一步大幅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正是践行“带头”的体现。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党政机关带头,要求在日常的工作中,如面对疫情防控的艰苦斗争,挺身而出,战斗在一线,这是展现担当作为的体现。同样,也要求在传递正确导向和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等方面引领示范,这是呼应社会期许的应有之义。始终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头,时时事事处处带头,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使党和国家的事业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子 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