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实施计划免疫40周年,通过普及儿童免疫,3000多万人避免了乙肝病毒感染,麻疹报告发病率降到历史较低水平……但与第一类疫苗相比,第二类疫苗的接种率仍然较低,主要是由于公众对疫苗的认识存在较多误区,担心安全性,或者认为没必要。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所所长吴疆表示,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并不是按照必要性或者安全性划分的,是国家政策将第一类疫苗是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免费向公民提供,第二类疫苗由公民自费接种。事实上,有的第二类疫苗预防的疾病危害十分严重,例如,儿童是流感和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重灾人群,其中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被WHO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被称为婴幼儿“健康杀手”。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在北京地区,传染病曾经是造成居民死亡的首因,而目前传染病在死因构成中排在第十位,疫苗接种对预防传染病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公众对于疫苗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尤其是近年来围绕疫苗问题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人们对接种疫苗产生了更多顾虑。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所所长吴疆 “当一种疾病发生率较高时,我们主要关注疾病本身的危害,此时通过接种疫苗来保护孩子不得病是首要问题。其后,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传染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当下降到一定水平时会处于平台期,人们的焦点发生了转移,此时接种疫苗后的反应引起了高度关注。”此外,吴疆认为,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等传播形式的多元化,疫苗异常反应易被放大,并不能认为疫苗安全问题有所增加,实际上,从技术和生产工艺来看,疫苗是越来越安全的。 据了解,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是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AEFI按发生原因分为不良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心因性反应(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反应)等。 吴疆表示,如果接种疫苗后出现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不能直接说是由于接种疫苗造成的,需要通过诊断、调查、鉴定之后才能判定,此次接种之后的反应和疫苗是否有关、有多大关系。接种异常反应有一套严格的判断标准和流程,不能把所有接种后出现的症状都归因于疫苗问题。 “异常反应是小概率事件,绝大多数是一般反应。一般反应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倦怠、食欲不振等综合症状。”吴疆表示,这些症状通常不需要处理,局部红肿在24小时内不要热敷,让其自然吸收,一般1至3天就会自动消失。 一旦发生了异常反应,有哪些机制进行保障和补偿呢?据国务院于2016年4月修改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因接种一类疫苗引起的异常反应,由各省级政府进行补偿;因接种二类疫苗引起的异常反应,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同时,国家鼓励建立通过商业保险等形式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受种者进行补偿的机制。 吴疆认为,对疫苗接种除了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制定出现不良反应后的补偿机制外,还要加强科普传播力度,提高公众对疫苗的科学认识,积极接种疫苗,有效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