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as  华州区杏林镇

房颤患者防脑梗 重点是防“红血栓”

2018-06-06 09:25 来源: 广州日报

  
图@视觉中国

  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以老年人为主。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我国已有约800万房颤患者。房颤发生时,患者的心脏处于颤动状态,心脏中的血流变得无序,容易凝结形成红色血凝块,俗称“红血栓”。红血栓会随着血流流向大脑,堵塞大脑血管,导致脑梗死的发生。房颤患者脑梗死的发生风险是常人的5倍,且房颤导致的脑梗死致残、致死率更高。

  阻止血栓形成从而预防脑梗死是房颤患者的头等大事。多数患者都知道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血栓,却并不了解血栓有“红”“白”之分,专家提醒,对于不同性质的血栓,治疗方式不一样,不可一概而论。

  血栓分“红”“白” 红血栓造成的脑梗更严重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内科主任杨平珍介绍,“白血栓”肉眼观察下的颜色为黄白色,体积比较小,主要是由动脉壁上脱落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小板组成,这种血栓多见于高血压、高血脂患者;而“红血栓”肉眼观察为红色,体积比较大,主要是由红细胞聚集而成,房颤时形成的血栓就是“红血栓”。

  不管是哪种血栓,只要堵塞了脑血管,都会导致脑梗死,但需要注意的是,相比“白血栓”,“红血栓”由于体积比较大,造成的梗塞面积更大,致死致残率更高。

  预防“红血栓”

  阿司匹林不管用

  针对不同的血栓类型,预防用药也迥然不同。杨平珍强调说,预防房颤产生的红血栓应该降低血液凝固的程度,使用抗凝药物治疗;预防白血栓应该降低血小板的聚集程度,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抗凝治疗对于房颤患者预防红血栓形成、减少脑梗死发生的风险而言至关重要,虽然国内外众多指南一致推荐对于有中至重度脑梗风险的房颤患者应该服用抗凝药,但我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却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用错药。调查显示,在确诊为房颤的患者中,仍有半数以上在使用阿司匹林预防脑梗。而阿司匹林并不是抗凝药,对于房颤导致的红血栓没有预防效果。第二是不用药。数据显示,我国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比例仅为10%左右,这个比例远低于欧美等国家。

  此外,即便开始抗凝治疗,很多患者也不能长期坚持。其中部分原因是因为传统口服抗凝药华法林会与多种食物和药物产生相互作用,而使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发生较大波动,从而影响抗凝效果,因此服用华法林的患者要每周往返医院,频繁监测INR,导致患者不能坚持长期服药,而影响预防血栓的效果。

  防血栓

  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别用错

  区别血栓种类,选对抗凝药物对于房颤患者远离脑梗死威胁具有重要意义。杨平珍介绍,现在临床上多推荐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与传统的抗凝药华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与药物及食物等相互作用少,无须频繁监测,疗效稳定,使患者更容易坚持服药。坚持长期规律服药对于保证房颤患者脑梗死预防效果至关重要。

  杨平珍提醒说,以往对于“红血栓”和“白血栓”的宣传较少,大众认为血栓都一样,预防用药也应该一样,这是错误的。“大家应该牢记:预防房颤导致的红血栓,应该使用抗凝药,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白血栓,应该使用抗血小板药,如果用错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将起不到预防血栓的效果。”杨平珍强调。(全媒体记者冯冯)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叶冬梅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