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站一乘客突发癫痫倒地不起,幸亏遇到从事专业救助的热心乘客何昕现场帮忙,十几分钟后病人才转危为安,恢复意识。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施救者何昕是一名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的应急救援员教官,从事公共急救推广多年。何昕表示,危难关头,判断病人的意识和呼吸最为重要,普通人也有能力给予突然发病者力所能及的救助和关怀,这也是突发疾病者最重要的希望。 站台晕倒所幸遇到急救专家 在目击者拍摄的微博视频中,记者看到画面中一男子倒在地上,一边蹬踏着双腿,一边挥舞着胳膊抽搐不止,头部下方的地面也被鲜血染红了一片,而在他身边,一位头戴橘色棒球帽的男子正半跪在地上,摸索着手套的同时提示周围的热心乘客给病人腾出空间,待病人停止抽搐后,男子又将其侧过身来,一边为其包扎头部伤口,一边进行心理安抚。整个施救期间,热心男子动作熟练,表情冷静。微博文字称,事发于8月4日晚8时40分,乘客突发癫痫,头部着地并不停抽搐,幸亏得到站内民警和路过群众的施救。昨日中午,8号线南锣鼓巷站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此事,“大概晚九点十分左右,我擦干净地上的血迹,倒地乘客看上去也没什么事了。” 而后有眼尖的网友指出,施救男子正是急救员导师何昕。昨日下午,北京晨报记者辗转找到这位急救专家。何昕一边回忆事情经过,一边向记者解释他的施救方法,“当时对病人来说,最关键的在于他是否能够正常呼吸,伤口不着急处理。我看他当时虽然失去了意识,但呼吸比较正常,所以没有急于处理。等他发作结束后,让他侧躺以免口中的分泌物呛到自己。”何昕解释,人在失去意识后,人的舌根可能会下坠,因此为了避免舌根堵塞气道影响呼吸,所以让人侧躺过来更为稳妥。 随后,何昕说他拿过地铁工作人员递来的急救箱,为病人的头部做了简单包扎,确保没有颈椎脊柱损伤、意识恢复后,何昕及工作人员把病人扶起坐在一边,“当时他的神情还有些恍惚,我问了一些基本问题都答不上来,但稍稍过了一会儿,就恢复了。当时他站起来还想走,后来通过现场民警的劝导,还是等来了救护车。” 突然倒地意识和呼吸最重要 没想到一次普通的急救经历,让自己突然成了网络热点,何昕介绍,他现在也是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应急救援员教官,这项工作的从业者不多。 这段热传的救助视频不仅引来网友点赞感慨,也引发不少网友好奇,“突发情况下,如果普通人想搭把手,该如何救助呢?” 何昕先普及了知识,如果普通市民遇到有人突然倒地的情况,除了先保证当事人的环境安全和拨打120外,最关键在于先判断病人的意识是否清晰,“这关系到病人能够配合救助,比如像普通低血糖晕倒,如果病人还有意识,可以让他服用一些糖果或含糖类饮料,如果病人已经没有意识,再让他吃喝就会造成他呼吸困难,非常危险。”随后,就要注意病人是否能自主呼吸,“只要呼吸没问题,施救人可一边观察病人情况,一边给予适当照料等待救护车。反之,如果病人出现心脏骤停,就要做心肺复苏。” 何昕又讲述了在救助癫痫病人时容易出现的误区,“比如当时有热心乘客提到掐人中,但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其实很有技术含量,如果动作不准确,会使病人低头造成呼吸困难。”比如癫痫发作时会造成病人全身肌肉痉挛缩紧,如果施救者强行掰开其肢体,而病人年纪大又患有骨质疏松,那么有可能令其受伤。再如强行掰开病人口腔也无益处,“电视剧里说咬断舌头会出人命,应该强行掰开给嘴里塞点东西,以免他咬伤自己,其实这样做反而会影响病人的呼吸,或者造成颌关节损伤。” 何昕建议普通市民可以到相关专业机构去学习实践,“就像没有人能通过看视频、听讲座就能学会开车一样,紧急救助还需要实践锻炼,这个课程加起来时间不超过7小时,但学到的知识却终身受用,即便是为了救助家庭成员也很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