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制假售假泛滥监管须跟上 朋友圈所谓的“良心代购”,正成为假化妆品泛滥之地。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化妆品制假售假已形成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分工明确,设备齐全,专业化程度很高,其中细分出的“假货生产商”“包材提供商”“渠道批发商”等环节,每一环都利润惊人。 有网民称,如此行为令人唏嘘,让消费者惶恐。倘若假冒伪劣产品不断流向市场,其危害可想而知。 网民“郁婷苈”认为,假化妆品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实现了“现代化”发展水平,说明制假售假的土壤肥沃,打假的机制严重落后,无法适应“高科技”造假时代的打假要求,这值得监管部门深刻反思。制假售假泛滥,尤其假冒国际名牌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足以说明监管不作为、监管缺失甚至缺位。一方面,缺少跟进时代发展步伐提升识假打假的能力,没有把制假售假遏制在萌芽阶段,没有把假货关在市场大门之外;另一方面,受理消费者的投诉举报不积极,调查处理没有下真功夫、硬功夫,消费者维权难,给制假售假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网民“张晓琴”提出,斩断化妆品“黑色链条”,必须以严格立法做保障。正所谓“法有权威则治,法无权威则乱”,只有从法治层面加大惩治力度,出台严格的法律制度,大力提高违法成本,向化妆品造假的“黑色链条”鲜明亮剑,才能让怀有侥幸心理的制假者“望而生畏”,让法律真正发挥其震慑与预防作用,做到源头防治,以儆效尤。此外,还应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加强平台监督,提高准入门槛,同时畅通举报渠道,让消费者能够维权、乐于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