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五岁尿床再不治 症状会持续到成年
专家提醒如果头胎生出肾病患儿,生二孩可查基因规避 孩子都6岁了,怎么还在尿床呢?孩子几个月前还是活蹦乱跳的,怎么一下就查出患有肾衰竭了呢?孩子这么小,怎么也会有肾病呢……我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8%,估算我国至少有1.2亿慢性肾脏病患者。按流行病学模型估计,我国尿毒症患者超过200万。 3月14日是世界肾脏日。新快报记者昨天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下称“市妇儿中心”)、南方医院等医院的肾病科了解到,慢性肾脏疾病并非成年人的专利,且不少成年人的肾脏病是儿童时期迁延而来的。据中山一院透露,去年该院儿科收治的儿童肾病住院患者约为1300例,共有55名肾衰竭患儿接受了透析治疗,29名患儿进行肾移植手术。 市妇儿中心专家提醒,5岁后还尿床的孩子,若不及时治疗,遗尿症症状会持续至成年。据统计,该院肾内科最高的一个月接诊800多例遗尿症小患者,一年大概是五六千就诊的病人。 肾脏病不仅影响患儿生长发育,还会引起营养不良、贫血、骨病、代谢紊乱、心血管病及心理疾病等一系列问题。 病例1 12岁女孩感冒发烧后 “意外”发现肾脏病 12岁的汕头女孩小周(化姓),因感冒发烧到当地医院验血检查。不料,化验单显示,她的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均严重超标,处于肾衰竭状态。紧急转院至中山一院儿科后,她接受了血液透析和相关后续治疗,病情才稳定下来。中山一院儿科主任蒋小云说,临床发现,不少患儿发现肾脏病,都是个“意外”。 ●专家说法 1岁以下幼儿泌尿系统感染 应警惕先天畸形 “不少成人肾脏病在儿童时期已发生!但小儿肾脏病大多起病隐匿,不易发现。有的延误病情的患儿,来就诊时已经是肾衰竭。”蒋小云说,肾脏病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与成人肾脏病不同的是,儿童肾脏病以先天性、原发性肾脏病为主,如先天肾脏发育不良,或家族遗传性肾脏病;成人肾脏病则以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肾病为主。因此,儿童肾脏病更加隐匿,加上早期可以毫无症状,容易被忽视,等到发现,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 与成人病因不同,儿童慢性肾脏病(CKD)主要病因是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以及肾小球疾病。部分患儿可进展至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终末期肾病。而由于儿童肾脏病发病隐匿,不少家长缺乏警惕。有些患儿就诊时已是慢性肾衰竭,错过了最佳治疗机会。 病例2 6岁尿床的孩子 原来是患上遗尿症 聪聪(化名)从小就有尿床的毛病,他父母印象里每个孩子都会尿床就没多在意,以为随着聪聪的长大,尿床这事自然就会痊愈。可谁知,聪聪今年都6岁了,尿床的问题没见收,而且近来还越发地严重起来,这回他父母意识到不对劲了,马上带其到市妇儿中心做检查,结果显示聪聪得了遗尿症。 ●专家说法 遗尿症不及时治疗 3%的患儿症状会持续至成年 市妇儿中心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颖杰提醒道,2至5岁的孩子如果经常尿床,家长需要引起重视,而5岁及以上的孩子晚上仍然尿床的,则是不正常,家长应该及早带孩子规范诊治、查明病因是关键。 儿童遗尿症,俗称“尿床”,其实是一种常见病,大部分患儿属于原发性夜间遗尿症,与中枢神经系统、睡眠与排尿、膀胱功能紊乱及遗传都有关。在临床上指5岁及以上的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统计资料表明,遗尿症的患病率非常高,我国约15.2%的5岁儿童和8.2%的7岁儿童受此困扰。 “很多家长像聪聪的父母一样,起初都没把尿床当成病,其实儿童遗尿症危害巨大,许多患儿的身心健康发育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李颖杰透露,有数据显示,在5岁后仍有遗尿症现象的孩子中,仅有18.2%的家长会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在市妇儿中心的门诊,遗尿症患者接诊量最高的是一个月800多例,一年大概有五六千就诊的病人。” 他指出,虽然大部分患儿在长大后会慢慢恢复,但仍有3%的患儿遗尿症状会持续至成年,很多家长都低估和忽视了遗尿症的危害,“由于家长对小孩尿床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导致很多小患者尿床会延续到成年。” 病例3 小儿1岁患遗传性肾炎 一家三代均患肾病 有一名1岁多的孩子阳阳(化名)家属发现拉红色尿,到医院就诊后,医生诊断为遗传性肾炎。阳阳和他妈妈均有相关致病基因突变,致病基因来自他外公,阳阳外公48岁肾衰竭,而阳阳外公的两个兄弟,分别在21岁和28岁得肾衰竭。 ●专家说法 儿童遗传肾炎、肾病 可通过基因诊断规避再生育患病小孩 “阳阳外公三兄弟携带同一致病基因,死亡时间差距很大,说明有表观遗传学因素,后天辅助治疗、合理用药有可能保护肾脏,延缓肾衰竭的进程,改善预后。”南方医院儿科主任孙良忠表示,对遗传性肾病相关基因治疗还在研究和试验的阶段。 孙良忠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先天遗传因素在儿童肾病中较为多见。这些患者,早期多无症状,只是生长发育稍落后一些,不易被发现。但这些患者肾功能却在持续受到损害。这些患者,有一部分在儿童就出现肾衰竭了,如儿童肾衰竭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青少年肾单位肾痨,平均肾衰竭的年龄只有13岁。还有一些遗传性肾病患儿过渡到成年后出现肾衰竭。 对于遗传性肾病,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预防。由于儿童遗传性肾病,大多数是单基因遗传病,明确基因诊断后,可以通过产前诊断防止这类患者的出生,或通过体外辅助生殖,挑选无相关致病基因突变的受精卵植入母体,保证生育小孩无患相关疾病。目前这类技术在一些高端的医院已可以实现。 支招 孩子每年进行一次 全面的健康检查 “现在肾脏病患儿很多,来到我们医院的都是比较严重的患儿。”蒋小云指出,孩子出现夜尿增多、尿量减少等排尿异常症状,尿色呈浓茶色、淡茶色、洗肉水色、西洋菜汤色等颜色,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或者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眼睑浮肿、贫血、高血压,应尽快送医接受验血验尿、肾脏B超等检查。 她建议,孩子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以儿童肾积水为例,轻度积水如能及时发现,康复的机会很大;中度肾积水患者治愈的比例也较高,但到重度、肾功能已受损的话,就很难根治。”她说。 不要半夜叫孩子拉尿 调整孩子习惯更有效 “尿床一方面跟遗传因素有关,遗尿症的遗传几率为10%-20%;另一方面,与夜晚睡眠过深叫不醒、夜间尿量增加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夜间膀胱容量减少、夜间逼尿肌收缩、行为心理等因素也有关系。”市妇儿中心肾内科主任医师邓会英介绍,也有部分孩子是继发性遗尿症。 她提醒道,如果孩子在长达6个月或更长时间不尿床后又再次出现尿床,大多伴有相关器质性病变,如隐性脊椎裂、儿童尿崩症、儿童糖尿病 、泌尿系感染(膀胱炎/尿道炎)、 泌尿系畸形(多囊肾/肾积水)、泌尿系结石、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病变)、精神创伤与行为问题等,对于这类遗尿症,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于确诊为遗尿症的孩子,市妇儿中心肾内科主任医师邓会英提醒广大家长,调整孩子的生活饮食习惯是遗尿症治疗的基础,不规律的生活会使尿床症状加重。除三餐要定时定量外,晚饭后尽可能间隔2-3小时再入睡。喝水时间建议在早上起床后到下午4时,睡前2-3小时限制水分摄入。“家长半夜不要强行叫孩子起床排尿。”■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黎秋玲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李晓姗 李雯 实习生 臧若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