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 ”是日常生活中或运动中常见的损伤 , 占运动损伤的第一位。不少人认为崴脚是小问题,养几天就会好,殊不知崴脚问题并不小。 【什么是习惯性崴脚?】 崴脚,医学上称为足踝扭伤。这种外伤是由于外力使足踝部超过其最大活动范围,令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甚至关节囊被拉扯撕裂,出现疼痛、肿胀和跛行的一种损伤。在受伤之后恢复期间脚踝部位因为韧带的损伤而变得松动,保护能力不强而出现的二次扭伤临床上将这种情况称为习惯性踝关节扭伤。如果在生活中出现经常崴脚的情况,那就应该注意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性崴脚。 许多人在第一次崴脚时,凭着毅力认为只要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就不会为这点事儿跑医院。殊不知,踝关节是人体唯一承受全身重量和起支撑平衡作用的关节,其受伤就会牵涉全身。如果踝关节功能恢复不彻底,很容易造成习惯性威脚。 我们在平常运动前不注意热身,没有将踝关节充分活动开,或在运动时用力过猛使踝关节肌肉韧带急性损伤,就会导致崴脚。这种损伤常常被忽视,许多人在未彻底恢复的情况下又进行运动,刺激了还未修复的肌肉软组织和韧带,使损伤后的踝关节反复受损,最终导致习惯性崴脚。 【崴脚了谨记8字处理方针】 休息。崴脚后患肢停止走动,让受伤部位静止休息,减少进一步损伤。 冰敷。让受伤部位温度降低,减轻炎症反应和肌肉痉挛,缓解疼痛抑制肿胀。越早冰敷效果越好,受伤后有条件时应立即用冰袋隔着一条毛巾冰敷受伤部位,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如果是在公园或野外受伤时,则应尽量利用身边的可利用资源进行冰敷,如用冰的矿泉水或用毛巾沾上山泉水敷在受伤部位,一般受伤后24小时内应坚持冰敷,白天每两三小时冰敷一次,每次15-20分钟。受伤后24小时内严禁热敷、热水或热中药泡脚、外贴中药热膏、用活络油、红花油、酒精等进行局部按摩,以防止加重毛细血管破裂、组织渗出,加重出血及肿胀。 加压。使用弹性绷带包裹受伤的踝关节,适当加压,以减轻肿胀。如没有弹性绷带可用衣服、围巾、丝袜代替,加压应在没有明显肿胀前进行,包扎时注意松紧适宜、力度均匀,不要过度加压,否则会加重肢体的肿胀、缺血。由于包扎手法不易掌握,建议最好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 抬高。增加静脉淋巴回流,减轻肿胀,促进恢复。用垫枕抬高患肢,高于心脏,不能抬高踝关节的同时上身坐起,那样踝关节的血液不能向心脏有效的回流,从而达不到消肿的效果。 【如何预防习惯性崴脚?】 首先要在思想上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下坡、下楼梯、走不平的路时,应穿高帮鞋,以加强保护。 穿高跟鞋是诱发踝关节受伤的重要原因,因此尽量少穿高跟鞋走不平坦的路。雨天路滑时走路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千万不要边走路边看手机,拒绝做低头一族。 平时应加强健身运动,以保证肌肉和韧带有足够的力量。 运动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装备,进行剧烈运动前要进行热身运动,特别是踝关节一定要进行充分的拉伸。 特别提醒——有条件最好去医院 由于崴脚后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且自己很难判断崴脚的严重程度,因此建议崴脚后最好要及时去医院的足踝专科就诊,特别是已经形成了习惯性的崴脚,则必须去医院的足踝专科检查治疗。如果急性崴脚后没有条件马上能去医院,就按照前文教的8字方针来自我处理。
综合自广州日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 (责编: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