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4月1日电(肖寒)3月31日,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GSK中国”)签署“银川市呼吸慢病管理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基于“互联网+医疗健康”以及“智能分级诊疗”的慢阻肺全程管理创新模式,打造全国首个慢阻肺数字化生态管理系统,助力提升中国慢阻肺规范化诊疗的整体管理水平。 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马晓飞表示:“近年来,银川不断挖掘互联网与医疗健康融合的深度与广度,打破信息壁垒,扩大医疗卫生资源的可及性。此次构建的慢阻肺数字化生态管理系统全国试点项目是对这一愿景的有益探索。依托积极的政策、政府平台和系统支持,这一系统将有助于推动银川的慢阻肺疾病认知和基层诊疗水平的整体提升。”
基层地区对慢阻肺知晓不足 专家呼吁提高筛查水平 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已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主要慢性疾病,整体防控形势不容乐观。调查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数量为9990万,其中超过80%没有得到规范化诊疗。对疾病的认知不足不仅导致诊断迟滞,也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以宁夏慢阻肺的发病情况为例,目前公众对于慢阻肺的认知以及基层医务人员对慢阻肺的防控都存在认识程度不足的现象。”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病学科主任许旺介绍说,慢阻肺在基层地区的普及程度并不理想,希望通过此次项目,能够将宁夏暴露出的短板问题进行逐一解决,完善基层慢阻肺的诊疗和管理体系。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杨汀表示,目前在基层地区和基层单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慢阻肺筛查体系,很多患者在初诊时就被诊断为中期慢阻肺,失去了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机会,“‘幸福呼吸’项目通过联合呼吸专科医联体,帮助基层医生提升慢阻肺诊治水平和技能,让基层医生形成对慢阻肺高危人群的筛查意识,长期规范管理,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级诊疗。” 专家呼吁,40岁以上人群、长期吸烟人群、职业粉尘暴露人群、有家族史的人群都应积极进行肺功能筛查。“只有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才能够早期干预和治疗,这对于减缓疾病进展,减缓肺功能快速下降有重要意义。”杨汀说。 提供数字化慢病管理新思路 打破慢阻肺防控瓶颈 去年4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让“互联网医疗”成为热点和发展方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和医护人员培养。据了解,作为银川市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进程的重要落子,本次启动的慢阻肺数字化生态管理系统信息着力发挥互联网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优势,涵盖慢阻肺筛查、分级诊疗和患者管理,以及基于居民健康大数据的研究。 谈及银川“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具体举措,马晓飞指出:第一,要满足百姓生命周期所有的健康活动,从流程上进行优化;第二,把银川所有的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远程诊断的全覆盖;第三,通过“银川在线”互联网门诊,直接实现基层医院和三甲医院互动;第四,把慢病管理和家庭医生相结合;第五,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新的医疗模式,推进“互联网医疗”逐步走向成熟。 多维度联动发力 构建中国呼吸慢病管理智慧示范系统 据介绍,银川市慢阻肺数字化生态管理系统将协同“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规范化推广项目,以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为核心,连接全国三级医疗机构知名专家与全市基层区县医疗机构,为基层医生群体提供疾病诊疗知识培训和继续教育,推动慢阻肺分级诊疗在银川各级医疗单位的全面覆盖。 许旺表示:“慢阻肺患者分布在广大基层,基层诊疗是慢阻肺防治工作的第一道防线。这就需要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生群体的继续学习与专业培训,优化医疗资源分配,倡导患者的自我疾病管理,从根本上提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慢阻肺诊疗规范化水平,改善慢阻肺诊疗现状。” 此外,该项目计划推动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在呼吸慢病管理领域的应用,广泛开展数字化疾病管理的创新性尝试,包括:建立呼吸系统疾病数字化健康创新中心;构建居民健康大数据平台;通过上线健康管理移动应用和签约患者管理系统,搭建面向慢阻肺患者端到端的数字管理平台。
“GSK在中国呼吸疾病领域拥有超过30年的丰富经验,始终致力于支持中国慢病呼吸公共医疗事业,助力提升中国慢病呼吸疾病管理的整体水平。”GSK新兴市场高级副总裁Fabio Landazabal表示,“期待这一基于‘互联网+医疗健康’以及‘智能分级诊疗’的全国试点项目能为推动中国数字化医疗创新和慢阻肺规范化诊疗与全程管理提供借鉴,给广大的基层患者带去健康福祉,助力‘健康中国2030’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