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疑难病溃疡性结肠炎,夏秋应该这么吃
被称为全球性消化内科常见疑难病之一的溃疡性结肠炎,每年的夏季和秋季是最难熬的季节,此时是该病高发或复发的时候。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水准的提高,我国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脾胃病重点专科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牵头人、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主任沈洪提醒,该病还要注意平时的饮食调养与日常起居。 饮食调养需注意五点 1、应食用质软、易消化、少纤维及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易于消化的纯瘦肉(猪肉、牛肉、鸡肉、鱼、虾)等均可切成细丝或肉末等。蔬菜宜选用含纤维素较少的瓜、茄类。 2、不宜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吸烟、喝酒。 3、不宜吃过敏性食物:由于人的体质不同,对食物的过敏性感受也不同。牛奶、鸡蛋、蜂蛹、土蚕、未成熟番茄、花生、菠萝、蚂蚱、蟹类、蚕豆、蛇肉及一些昆虫食品等都具有致敏作用,因而过敏体质的人尤要注意。 4、不宜吃得过饱:暴饮暴食吃得过饱,使肠胃功能紊乱使本病复发或加重。 5、对急性发作期和暴发型患者,应食无渣流食或半流饮食禁食冷饮、水果及含纤维素多的蔬菜。病情严重者应禁食,并给予胃肠外营养,使消化道得以休息以利于减轻炎症而控制症状。 春末夏初中药调理防复发 该病的治疗除了常规西药治疗以外,中医药预防治疗无疑是非常有特色、有疗效的一个治疗手段。为了更好的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推出溃疡性结肠炎为重点研究病种,并组成专门研究团队,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重大疑难疾病项目——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和国家行业公益项目。对缓解期患者,提出脾胃虚弱,湿热不去的病机,采取健脾化湿为主要方法,能够防止病情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沈洪主任提醒,春末夏初通过中药调理,可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消化科根据治疗的经验或者验方转化成医院的院内制剂,同时采取中药灌肠,能够使中药直接作用于患病的部位,消除脓血便,迅速改善临床症状,也可以采取针灸中药外敷,缓解患者的腹痛等。冯瑶 责编: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