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我国名贵中药材,也是云南独具特色的中药材资源。三七用于治疗疾病有悠久的历史,在《本草纲目》以前的《医门秘旨》、《跌损妙方》中已有记载。三七具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表明,其具有止血、调血脂、抗血栓、增强免疫力、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近日,新华网邀请博物学者段煦讲解三七的妙用。 三七是中医治疗出血、瘀血的要药。著名的“云南白药”对金刃外伤及内外出血等症有神奇的疗效,其主要成分就是三七。 三七又名“山漆”,《本草纲目》中说,用其粉末外敷金疮(刀斧金刃造成的创口),如漆粘物,有药到病除之效,因此得名“山漆”,后来人们又依其谐音讹传为“三七”。三七是中国西南的特产,它与人参同属五加科植物,不仅都有纺锤形的块根,而且枝叶、花果也长得十分相似。为了与其它名称近似的植物相区别,人们往往把正品三七称为“参三七”。 三七既能止血,也能活血,这是其它理血药所不能比的。河北盐山名医张锡纯在他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录了这样一则医案:一个小牧童在放牛时被一群顽童强行把头窝到裤裆里,还倒绑了双手不能动弹,等到救出时,气息已断。众人拍前胸捶后背地忙活了半天,他才苏醒过来,但很快又因呼吸不畅昏死过去。这时恰逢锡纯先生路过此地,在问明原由后,遂用温水为牧童灌下了三钱三七末,牧童竟奇迹般地睁开眼睛,继而呼吸也顺畅多了。待服下第二剂药时,病就痊愈了。据锡纯先生讲,小牧童断气的原因是窝在裤中不得呼吸所致,苏醒后再度昏迷则是因为闷极之时,血液随孩子的努挣溢于脉外,又停积于胸膈间阻碍了呼吸。锡纯先生巧妙地运用三七止血的功效抑制了出血,又运用三七活血的功效,及时地散去了积在胸腔的瘀血,从而挽救了小孩的生命。今天,内服三七粉止血已经成为中医临床常用的疗法之一,被广泛应用到吐血、便血、血痢、血崩等多种出血症的治疗中。经实践证明,三七止血效果确切、快捷,并有利于瘀血的消散,能达到“止血不留瘀”的理想目的。 除治疗内伤出血、瘀血外,三七还擅治疗跌打、金刃等外伤引起的瘀血肿痛,具有消肿、散瘀、止痛的功效,是中医伤科药物中的首选。对于“出血不止者,嚼烂涂之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自《本草纲目》)”;若跌打未破,局部红肿疼痛者,可用食醋调三七末涂敷,能散瘀止痛。 除正品三七外,其他地区还有用菊科的菊叶三七和景天科的景天三七当作“三七”入药的。但无论是活血化瘀的作用还是消肿止痛的作用,都无法与参三七相媲美。 专家简介:段煦,医科出身的博物学者,致力于“自然资源、环境与人类文化的形成”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药用动植物资源与人类健康、不同地域的传统与民族医药文化差异等。多次亲赴东南亚热带丛林、欧洲亚寒带森林及苔原、东非高原及裂谷带、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及火地岛、南极大陆及南设得兰群岛、北极冰区及斯瓦尔巴群岛、西南印度洋及南太平洋诸岛屿、马来群岛等地,进行博物学考察。其科普著作《采药去—-在博物王国遇见中药》《斯瓦尔巴密码—-段煦北极博物笔记》,荣获多项大奖。
段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