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悔著华章 ——记埇桥区招商局选派干部、曹村镇张庄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郑林林 2018年4月,区招商局年仅26岁的郑林林自告奋勇冲上脱贫攻坚第一线,作为安徽省第七批选派帮扶干部,赴曹村镇张庄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 对于张庄村,郑林林原本并不陌生,因为在区招商局作为张庄村的帮扶单位时,他就走过村入过户。当被选派任职为张庄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时,他深深地感受到了肩上的沉重、责任的重大。为了做到 “心中有数”。 他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白天进组入户走访每一位贫困户,并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返乡务工人员建议,以此了解村情、民情;晚上梳理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和座谈中研判征集的意见,准确掌握张庄村的优势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为有条不紊开展扶贫工作奠定了基础。 凭借走访座谈中对张庄村的全面了解,他因地制宜,敢于作为,决定通过发展村级产业促进留守劳动力就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说干就干,他充分利用村级现有的闲置厂房,发挥其在所在单位积累的资源优势,引进篮球加工和服装生产两个项目入驻扶贫工厂。扶贫工厂建成后,总计吸纳就业60人次,其中稳定就业34人,贫困人口8人,人均月工资30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收5万元。此举不仅让一直闲置的厂房得到了有效利用,而且开创了张庄村发展乡村制造业的先河。 为改善村级特色产业匮乏、经济效益不高的现状,郑林林带领村“两委”干部大力开展农村产业化调整,立足实际谋划产业到村项目,累计申请120万元扶贫产业大棚建设资金,用于发展“小香薯”育苗和销售项目。该项目采用“村+农场+农户(贫困户)”的运作模式,从原本的19亩,一跃发展为如今的130余亩,而且从传统单一的红薯种植,发展为优质品种育苗和红薯销售。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该项目净利润约40万元,吸纳60余名本村村民务工,发放工资11.2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1万元。一举多得,小红薯发挥了大作用,示范效应明显。通过产业带动,让致富能手尝到了甜头,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启了创业之路,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达到了扶贫又扶志的功效。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郑林林时刻不忘肩负的神圣使命,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志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来。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任职一年半的时间里,他提前谋划、深入调研,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大力发展村级双基建设,使村内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通过不懈努力,他先后为张庄村增设了路灯101盏、修铺水泥路3044米、栽植风景树1200 余棵,提高了村级道路硬化、亮化、绿化的建设水平。又先后争取资金建成17座60亩的扶贫产业大棚,发展“一村一品”,带动村民致富和贫困户就业脱贫,建成张庄村村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1120平方,并配备图书室、道德讲堂等,新建张庄小学附属幼儿园,总投资135万元,改善教育扶贫基础设施,建成260平方钢混结构的村级卫生室,方便村民就近就医。2018年11月,实现了自来水入户全覆盖。积极申请农田水利项目中央财政专项资金42万元,新打机井20眼,新建涵管桥20座,大大改善了农田灌溉布局和桥路不通问题,方面群众收割和抗旱灌溉,博得了广大村民的交口夸赞。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郑林林就是这样,扎根乡村,真抓实干,在脱贫攻坚的岗位上,攻克一座又一座堡垒,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他用自己的青春汗水谱写了一曲动人乐章。(特约通讯员:王运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