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安徽讯 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这是张敏同志从事扶贫专干以来,留给大家的印象。他是一名80后小伙,帅气十足,然做事的干练、做人的豁达,干扶贫工作的坚韧,和他帅气的外表有些不相符。他专职从事扶贫工作,把自己的青春热度化作激情,投入到扶贫工作,把自己的一颗红心化作温情,温暖着每一个困难群众,以至于大家都亲切的喊他“敏子”。他总是急贫困户之所急,关系到贫困户的一件件小事他总是想在大家前面,他和贫困户之间的故事一直发生着,感动着每一个人。 马新,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是一名残疾人,家里6口人。马新虽然是一名残疾人,但身残志坚,脑袋瓜子聪明,想干事。然而,困扰他的,是致富门路的问题,全身的劲儿不知道望哪里使。张敏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主动上门,和马新一道商量着做些什么,经过多轮讨论,张敏最终动员他们家养羊。之所以养羊,原因很简单,技术要求不高,饲养投入成本小,政府还给补贴,稳赚不赔钱,是入门级的产业发展项目。截至目前,马新一家共养殖40头羊,保守估计年纯收入增加1.5万元。现在,马新一家见到张敏,就深情地直呼:敏子,来家里歇歇,喝口水。每当这时,扶贫专干张敏地脸上就洋溢着幸福地笑容。就在今年,为了扩大养殖规模,张敏帮助他家办理了2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政府贴息,解决了发展资金问题。
作为一名扶贫专干,积极主动贴近贫困户,急贫困户之所及,把贫困户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对待,这种情怀,正是践行了总书记提出的: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像这样为民办实事的举动还有很多,比如他会自己动手,帮助独居老人打扫卫生,帮助行动不便的贫困户到乡里缴纳自来水费用,按照敏子的话说,这些都是举手之劳。还有些事情虽然不是举手之劳,有一些难度,但是他依然义不容辞。 大户代养,是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的一种模式。为了解决贫困户自身发展产业困难,张敏利用自己多年搞养殖的基础,主动向村里提出,帮助贫困户搞代养,只让贫困户出少部分资金,自己的养殖场(由于从事扶贫专干,养殖场已主要交给其父亲管理)帮助养殖,并吸收部分贫困户在养殖场务工,一举多得,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同时也壮大了村级产业发展规模。今年以来,其养殖场共有18户贫困户发展代养,年每户增收近3000元,贫困户十分满意,直夸敏子是贴心人。其实,对于养殖场来说,帮助贫困户代养,并不能增加多少效益,相反,会增加许多管理和运营成本,养殖风险也大大提高。但是,他依然坚持,他认为,国家倡导先富带后富,虽然自己还没有富裕,但是我愿意付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一起进入小康社会。 对于脱贫攻坚,他是一种热爱,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联合村是蚌埠市卫健委定点帮扶单位,经过几年的努力,基础工作不断夯实,经常会成为上级调研督察的观摩点。近两年来,先后有四次省级督导调研,在上级查看软件资料时,能够很好的介绍本村工作成效,对问题进行说明,得到了上上级领导的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他一个个不分昼夜干出来的,是他无数次吃着泡面、敲击着键盘得来的,但是,他依然感觉很快乐,因为付出有了回报。 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全面小康建成之年,他更加发扬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更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贡献力量。(特约通讯员:刘夫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