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as  莲花寺

陕西华州大明镇:脱贫攻坚战的“突围”

2018-09-06 09:43 中国乡镇网(原创)
       (中国乡镇网陕西讯)9月4日,陕西华州区政协主席王强国、政协副主席刘毓斌带领部分区政协委员深入大明镇渔池村、唐安村,采取实地查看、入户走访的形式,对脱贫攻坚进行了视察,随后在镇会议室召开了全镇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参加的座谈会。在会上,区政协委员就视察情况进行了反馈,和镇村干部进行互动交流,建言献策,提出整改意见。最后,王强国强调,要提高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政治认识,要高度重视,决不能心存侥幸,定人定责定时限,对标达标补短板,要准确把握政策形势,科学统筹,苦干实干加油干,一个声音抓推进,一个步调抓落实,全方位、多维度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


 
       据悉,自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以来,大明镇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作为最大政治和头等大事,念兹在兹、唯此为大, 全镇党员领导干部群众上下同欲,明思路、强措施、抓落实、求实效,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 重点从“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产业发展、务工输出、小产业入户、内生动力激发”等五方面抓实抓细抓小,脱贫攻坚步履坚实,收效明显。
 
       狠抓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兴。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核心,结合各村群众需求和产业发展实际,在“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上想办法、抓落实。先后实施寺王、渔池等通村路、生产路硬化30公里,唐安荒沟改造焕发活力;完成吕塬、赵家、大明、兴国等群众活动广场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深入人心;新建标准化赵家、唐安阵地已投入使用,为提升基层组织力奠定基础;全镇自来水到户率达到98%,群众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为270余户实施了庭院治理美化,镇容村貌、群众精神风貌、贫困户家庭面貌焕然一新,生产生活能力和条件大幅提升。
 
     巩固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打赢脱贫攻坚的底线,在花椒、核桃3.5万亩的基础上,按照“长中短结合、种养结合、传统和特色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打造“一村一品、一村多业”的产业格局。一是党建引领,集体经济逐步壮大。在选强配齐“领头雁”“主心骨”的基础上,整合脱贫攻坚“五支”力量,采取“支部+合作社+产业+贫困户”模式,加大特色产业培植力度,让党旗飘在产业上,通过支部引领、党员示范,至目前,白泉村利用泉水资源建设了纯净水厂,注册蕴空山泉品牌,目前进入试生产阶段;水渠村立足区位旅游资源,购置电瓶车运客,发展山前农家乐;薛马村着力花椒深加工,打造电商平台集中销售塬区特产,拓宽销售渠道;毛沟村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游,让群众在家门口挣到了“第一桶金”,唐安村按照“统一流转、统一规划、统一购苗、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分取红利”的五统一分模式,发展菊花种植,创出了模式、经验;杜湾村羊肚菌种植进一步扩大,渔池村柿子醋初见收益,毛沟、赵家光伏产业群众尝到了甜头,大结杏、猕猴桃、菊花、玫瑰、土蜂蜜、栗子、杏李、豪猪肉等具有大明特色的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二是打好红绿牌,发展特色旅游。依托渭华起义大开发、大建设之机,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理念,调和红绿双色板,一方面全力打造毛沟红色党建文化,努力将毛沟打造为渭华干部学院培训的翼角教学点,一方面大力推进桥峪山水游、白泉、唐安、赵家绿色美丽乡村游,构建点线面一体的全域旅游景区建设,形成学红色精神、吃美味水果、喝蕴空山泉、泡唐安菊花茶、住山前民宿、赏桥峪美景的乡村游、生态游、休闲游新业态,同时把农业产业发展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建设采摘园,并积极探索从“卖风景”到“卖产品”的新路子,打响大明花椒、核桃、土蜂蜜、菊花、玫瑰、恐龙蛋、大结杏、猕猴桃等特色品牌,实现“红绿”聚合发展,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伟大号召成为大明生动实践,让“看的见山、望的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感性描绘还原为大明真实画面。
 
       加大劳务输出,夯实脱贫根基。始终把务工输出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石,结合务工大镇实际,一方面在劳务信息采集发布和技能培训上动脑筋、想办法、出实招,2018年先后召开信息发布会3场次,举办各类技能培训15场次,培训技能人才5000余人;另一方面,积极做好群众务工维权工作,保障贫困群众合法权益。2018年上半年,全镇外出务工1.3万人次,实现工资性收入2.1亿元,实现了“一人务工、整户脱贫”目标。
 
      到户精准施策,实现小产业全覆盖。始终把小产业到户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秘诀,结合小产业投入小,条件要求不高的特点,鼓励引导群众根据自身特点,通过贴息贷款,发展羊、鸡、兔等特色养殖。至目前,共为48户贫困户发放羊96只,为358户贫困户发放鸡11520只,为58户贫困户发放兔子1044只,基本实现了小产业全覆盖、多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意愿。
 
       规范“一约四规”,提升内生动力。 始终把提升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针对贫困户脱贫主动性不强,甚至“干部在干,贫困户在看”的窘境,各村健全规范了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对全镇35名创业致富之星,28名优秀党员,对99名最美村干部、大孝子、好婆婆、好媳妇等道德模范进行了表彰,创新推行中心户长制度,选聘139余名脱贫中心户长,当好“六员”,发挥贫困户主观作用,打造一支永不“退伍”的扶贫队伍;设置爱心超市,典型带动与奖励激励挂钩,让贫困群众在待遇上有盼头,在生活上有想头,在精神上有劲头。
 
       至目前,全镇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脱贫的成效体现在了贫困群众的笑脸、风貌和对镇村干部的认知、评价上。在以后的脱贫攻坚路上,大明镇必将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责任和担当,正视短板,调整思路,写好创新篇,打好绿色牌,争当实干家,交出富民卷,打好“突围”战,在精准脱贫上再提升,在稳定增收上再发力,在强化一线上再用心,保证大明在脱贫攻坚征程上不拉一人,不落一户,不丢一隅,保证率先与全省同步实现脱贫目标。(特约通讯员:郭利、杨浩)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叶冬梅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