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扶贫工作 陕西华州区莲花寺镇产业扶贫目前已建成10个扶贫产业园项目,其中种植类产业园4家,分别是东罗大棚桃、时堡设施果菜、忠义黄花菜,白家河设施果菜;养殖类产业园4家,分别是江渔养猪、北马养猪、鑫鑫养猪、天长牧业;还有依托少华山成立的长寿坡工贸有限公司,从蒲城县洛滨镇引进的庄头设施香菇产业园。 一是利用规模化养殖资源,发展长效化短期带动项目。我镇是畜牧大镇,镇域内养殖企业众多,在总体产业扶贫规划中,养殖项目带动是我镇扶贫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经过精心挑选,结合镇域地理分布情况,我们选取了四家具有一定经营规模、抵御风险能力强、信誉信用良好的企业进行带动,采取“支部+公司+贫困户”的模式,通过整合各级扶贫资金,让贫困户入股企业,进行利润分红,增加收入。比如,江鱼牧业有限公司带动白家河村30户贫困户,鑫鑫养殖基地带动白石村34户贫困户,天长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带动龙潭村、何巷村87户贫困户,北马种猪场带动楠新村56户贫困户。 二是利用规模化种植资源,发展长期带动项目。我镇干杂果、林果面积庞大、种类繁多,在长期产业带动上,我们主抓种植产业发展,一方面是利用现有成型规模产业,另一方面抓住秋收时节新增产业项目,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通过整合各级扶贫资金扩建或者新建产业项目,向贫困户进行利润分红,比如:开源鲜桃专业合作社带动东罗村47户贫困户,聚力果蔬专业合作社带动时堡村90户贫困户,庄头村集体发展带动44户贫困户。 三是依托少华山旅游资源,发展旅游服务产业。少华山旅游资源是我镇扶贫产业的助力和特色资源。长寿村两委会成立了长寿坡村工贸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由村两委会控股,主要经营餐饮、住宿、停车、土建工程、绿化、保洁、保安及旅游品、农副产品销售等业务,采取“支部+公司+贫困户”的模式,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73户贫困户。下一步,公司将与周边陕旅公司、冶炼厂、硫酸厂进行洽谈,扩大业务范围,增加经济收入,保障贫困户分红利润。 二、问题整改工作 对今年各级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莲花寺镇高度重视,牢固树立以整改促工作的思路,坚持一手抓反馈问题整改,一手抓扶贫常规工作,第一时间召开党委会研究,结合镇工作实际逐个制定问题整改台账,明确目标,明确举措,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坚持实事求是,杜绝形式主义。 主要做法:一是确保不偏,抓好认领环节。镇党委召开专题会讨论研究整改工作,一致认为:问题整改要做到态度端正,着力解决“平时工作拖拉久帐多”、“作风漂浮不实错误多”、“干事推诿扯皮担当少”三方面问题;工作思路确定后,逐条剖析根源,如实认领问题,有效纠正了一些干部认识上的的偏差,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 二是确保不虚,抓实整改环节。每项整改问题我们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确保整改落到实处。对区委安排的大走访工作,我们要求杜绝走过场、一阵风,统一制作走访问题汇总表,解决实际问题。党委书记王忠宝利用晚上时间、挤出工作时间,走访近400名贫困户。另外,召开产业扶贫和人居环境现场推进会,让14个村书记、主任都参加,以产业扶贫和人居环境为突破推动镇脱贫攻坚工作整体提升 三是确保不空,抓细汇总环节。因为村级干部文化层次低,我们为各村、站所制定了整改问题清单、整改问题台账样表。要求问题立行立改和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及时完善工作制度。比如,我们建立每周一安排、一检查、一通报的扶贫工作"三个一"制度。比如我们建立五支队伍定期述职和评议制度。我们要求整改工作班子成员包片,亲自参与,督战推进。 三、扶贫宣传工作 莲花寺镇在抓好14个村扶贫政策落实落地的同时,加大脱贫攻坚宣传。全镇每个自然村、主干道都有宣传标语、励志墙。与此同时狠抓宣传报道,积极围绕脱贫攻坚中14个村的好的经验做法和脱贫典型,报工作亮点、晒脱贫清单,树扶贫典型、汇聚脱贫攻坚正能量。同时把宣传报道各类扶贫工作过程中的亮点做法作为引导启发贫困户思想转变的抓手。一是宣传报道各类“争贫可耻、脱贫光荣”的脱贫攻坚之星暨道德模范表彰大会,以喜闻乐见的节目突出脱贫攻坚过程中“等靠要”思想带来的危害,进一步触及贫困群众的心灵,让其主动转变思想,化被动为主动,起到榜样励志,带动一片的效果,达到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比学赶超”,创先创优的浓厚扶贫攻坚氛围。二是宣传报道第一书记群体在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利用自身知识为群众讲授农业实用技能,助推脱贫攻坚的典型。三是宣传报道各村在发展产业方面的典型事迹,与此同时区电视台积极同本镇联系,多渠道宣传,助力脱贫攻坚。今年以来,中省市媒体发表各类脱贫攻坚宣传报道共计80余篇,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特约通讯员:吴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