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志华 陈显萍 李纯 “挪穷窝,住新房,永远不忘共产党;拔穷根,搬新居,时刻铭记习主席。”这是近日记者在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德亭镇采访时,看到易地搬迁贫困户郭杰娃家的一副对联。 老郭今年67岁,老家南台村是一个交通闭塞的贫困山村。今年按照易地搬迁人均25平方米的标准,一家人分到了一套三居室,地点就在学校、幼儿园、医院、服装厂等俱全的德亭镇德福苑社区。 然而,老郭起初不愿意搬,经常念叨着“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老窝”。搬进新居后,他高兴地说:“好日子来得这么快,真没想到,再也不用背着孙女走山路上学了。” 老郭是洛阳市已经搬迁的20余万贫困人口中的一员。在我国易地扶贫搬迁进程中,洛阳有着特殊地位。他们首开先河,18年前在全国率先探索“易地安置,搬迁扶贫”模式,为深石山区扶贫开发探索新路径、新方向。 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告诉记者,该市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全市扶贫攻坚的“头号工程”来抓,纳入城乡一体化统筹谋划,精准发力,全力推进,将世世代代贫困农民搬出深山,走出了一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搬迁扶贫之路。 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依托易地搬迁,打开深石山区扶贫新路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在人们印象中,洛阳是繁华富庶之地。作为十三朝古都,洛阳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也一度跻身全国五大工业城市。 实际上,“五山四岭一分川”的洛阳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贫困大市,市辖9个县(市)中,国家级贫困县5个、省级贫困县1个,大部分属于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以致于洛阳出现了严重的城乡两极分化。 深石山区是洛阳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全市737个贫困重点村绝大部散布其中。“土少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农民只能靠一块块“挂”在山上的“席子薄地”糊口,人们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娶妻难、看病难。 再加上十年九旱、灾害频发,相当多的贫困户过着“点油灯、推石磨、手拉肩扛上山坡”近乎原始的生活。1996年,时任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到洛阳山区调研时发现,有贫困户穷得竟然连100元面额的人民币都没见过。 这方水土实难养活这方子民,而贫困户往往居住分散,修路、通电、通水等传统扶贫模式投入大、见效差,深石山区扶贫成了一道难题。 穷则思变,变则路通。2001年,洛阳决定在嵩县木植街乡等地试点探索“易地安置,扶贫搬迁”,搬新家、立新业、拔穷根的新路子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06年,在国务院扶贫办的肯定和支持下,洛阳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大规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008年11月,全国第一次移民扶贫工作现场交流会在洛阳召开,以此会议为标志,易地扶贫搬迁正式列为国家扶贫重点工作。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洛阳市委、市政府深知易地扶贫搬迁对于全市扶贫工作、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意义,把扶贫搬迁当作惠及百姓的大事来抓,按照“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要求,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截至2015年底,全市累计搬迁17万人。 而当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吹响之后,洛阳44.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仍有5.9万人需要搬迁,占全省易地扶贫搬迁人数的23%。洛阳市领导倍感责任重大,李亚18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聚焦脱贫攻坚,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易地扶贫搬迁,把易地扶贫搬迁摆在脱贫攻坚战最前沿、最关键位置,以“头号工程”标准来全力推进。 2016年,洛阳出台了力度空前的《“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资金投入由“十二五”时期的不足两亿元增至30亿元,进而确立了“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目标,易地扶贫搬迁进入了提质增速的新时代。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形势,洛阳市全面夯实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脱贫的政治责任,以市长为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统揽易地搬迁、转移就业等8大重点专项推进小组,各司其职,合力推进。要求所有的县委书记每周在贫困村住一晚,零距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现场协调解决搬迁中的资金、土地等最棘手、最迫切的问题。 迎着困难精准施策,把握重点把工作做细做实,把好事办好 易地扶贫搬迁,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谁该优先搬迁、资金如何分配、宅基地如何处理……每个环节都牵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稍有不慎,就会产生矛盾,把好事办坏。 曾担任扶贫办主任多年、不久前调任洛阳市委农办主任的杜中岳,对易地扶贫搬迁感触颇深,在他看来:“百姓心里有杆秤,只要坚持公道、阳光操作、精准发力,再复杂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搬迁之初,面对散落在莽莽大山中的七八百个贫困村,从何处入手实在是个难题。洛阳市以“整体搬迁为主,零星搬迁为辅”为原则,优先搬迁生存条件恶劣、地质灾害频发及革命老区等居住相对集中的贫困村,“把钱花到刀刃上”。 2007年夏季,位于栾川县叫河乡深山区的瓦石村,被一场泥石流冲毁,110户贫困群众无家可归。洛阳市便将该村纳入当年搬迁规划,取得了灾后重建和搬迁扶贫的双重效果。 资金是扶贫搬迁的“生命线”,主要来源是政府补贴、群众自筹。随着搬迁的大规模实施,深石山区散居户、独居户、特困户等“搬不起”的问题日益凸显。 于是,洛阳市从2009年起对搬迁资金使用实行“分类管理,差别定补”,进一步精准施策,将中央、省专项资金全部用于贫困户建房补助,并根据贫困程度,利用市配套资金在县与县、点与点、户与户之间进行差别补贴,特困户最高补贴能达到5.5万元。 “2016年以来,市里‘大手笔’的投入让易地扶贫搬迁告别了紧紧巴巴的日子。”洛阳市政府副秘书长、扶贫办主任王淑霞介绍,国家规定搬迁户自筹的人均3000元,由市、县财政列入预算全部分担,搬迁户可以“拎包入住”。 这个消息传来时,贫困户喜上眉梢,一些基层扶贫干部却犯了难。“过去许多贫困户或多或少都是自筹了部分钱搬出来的,现在搬迁一分钱都不要了,原来已经搬迁的能没意见?”嵩县扶贫办副主任刘小闯说。 洛阳应对办法是,一手抓搬迁户精准识别,确保每一户都符合标准,一手抓旧房拆除,推进宅基地复垦。同时保持搬迁后扶贫政策不变,对原搬迁户继续加大增收扶持。过去由于搬迁户自筹额度较大,按照政策规定其宅基地是保留的。现在免费搬迁到新居,要求必须拆除旧房,宅基地要收归集体,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群众的心理落差。 在新安县五头镇中心社区,北沟村贫困户王利心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议五公开六确定”精准识别后,去年住进了三室两厅大房子。“在山上住了20多年的砖窑房,拆掉真是舍不得。但老房子,手一敲,墙就‘掉渣渣’,跟这里可没法比。”王利心觉得人活着应该向前看。 洛阳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旧房拆除经复垦达标后,以宅基地复垦券的形式在省内公开交易。目前,洛阳宅基地复垦券交易总收益已达6.7亿元,成为扶贫开发重要资金来源。 而对于不能复垦的宅基地,洛阳市则要求宜林则林、宜园则园。嵩县车村镇搬迁闲置下来的豫西传统风格老屋有414套,有387套已经改造成主题民宿,通过物业管理、股金分红等形式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带动了搬迁户增收。 积极发展产业,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搬得出”更要“稳得住” 这个夏天,嵩县黄庄乡汝南社区的张嵩现格外忙碌,在十里八乡间来回给乡亲们作蜜蜂养殖培训,还忙着参加创业大赛。斗志昂扬、满脸笑容的他,根本不像是一个右腿完全截肢的残疾人。 2016年,还是贫困户的张嵩现从三合村搬迁到汝南社区,在社区党支部帮助下,扩大蜜蜂养殖规模,并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半辈子打光棍的他,还娶到了一位城里的媳妇。今年春节,李亚在嵩县慰问时,专门给他写了副对联:“人勤劳蜂勤酿生活甜蜜蜜,搬新房娶新娘幸福奔小康。” 洛阳扶贫搬迁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一个中心”——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这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坚决避免“住着新房子,过着苦日子”。 搬迁让群众从深山的贫困“泥沼”中挣脱出来,也解放了大批劳动力。从2003年起,洛阳陆续实施“雨露计划”“春风行动”等,对搬迁户中的青壮年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由政府统一组织劳务输出。有房住、有活干,搬出来的年轻人纷纷娶上了媳妇。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劳务输出是洛阳搬迁户脱贫致富最主要的途径。每年输出近两万人,人均年收入两万元左右。嵩县木植街乡农民张金龙甚至漂洋过海,到新加坡打工,一年能挣10多万元。 “精准扶贫行动开展之后,搬迁户增收渠道明显增多,经商、餐饮、家庭宾馆等业态不断出现。”王淑霞说,2016年以来,洛阳在易地扶贫搬迁中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实施搬迁后续发展“5个1”,推出特色农林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等,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为弱势群体增加就业机会。 栾川县积极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鼓励企业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建设“扶贫车间”。中钛集团纸袋加工扶贫车间已开设98个,带动1855名贫困群众就业。“纸袋加工简单,一学就会,很适合年纪大、文化程度低的贫困户就业。”栾川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朱宏轩介绍。 新安县北冶镇关址村搬迁后,将全村土地集中整理后反租承包,建立千亩玫瑰生产基地,建设了玫瑰深加工生产线,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搬迁户家家有活干,户户有收入。 汝阳县牌路扶贫搬迁新型社区,建成了古朴典雅的西泰山旅游风情小镇,家家户户开宾馆、经营旅游产品,搬迁户人均纯收入由过去的不到2000元,增加到现在的9000多元。 洛阳市分管三农和扶贫工作的副市长王军介绍,目前,全市发展特色产业项目1298个,建成扶贫车间311个,共建成光伏点583个,完成技能培训13438人次,带动搬迁群众5.6万余人脱贫致富。 搬迁扶贫与新型农村社区统筹谋划,建设安居乐业新家园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要搬去哪里,生活会咋样?”每一个离开故土的搬迁户难免都要心生疑问,甚至还会彷徨不前。 搬迁,从山上到山下,不是简单的空间位移,而要有一系列配套设施,让贫困户建设新家园、开启新生活。“科学规划、统筹共建,是洛阳扶贫搬迁的核心理念。”洛阳市发改委主任张伊民说。 这一理念的形成经过了“三级跳”。初期的搬迁理念较为简单,就近在乡镇所在地建安置点。2010年,洛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搬迁“四靠”原则,靠县城、靠乡镇、靠园区、靠旅游点。2011年,进一步提出,把扶贫搬迁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安排,扩大集中安置规模。 从搬迁点到搬迁新村再到新型社区,洛阳扶贫搬迁取得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搬迁户不愁没活干了,已有的教育、医疗、文化等设施得到更好利用,民政、公安等公共服务轻松向安置点延伸,这一下子拉大了城镇框架,成为洛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助力器”。 2016年以来,洛阳市对新型搬迁安置社区建设又提出了“五有”标准,要求配齐服务中心、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卫生室、综合文化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安置社区与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用。 在汝阳县十八盘乡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一排排崭新的楼房里充溢着欢声笑语,搬迁户胡战规常常感慨:“现在是住有新居、饮有净水、行有砼路、购有超市、娱有广场、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跟城里人一个样。” 新房新生活,不少事情都要从头学起。嵩县黄庄乡汝南社区居民范钦成刚搬进来时,“不会用液化气,担心会爆炸,摸都不敢摸,马桶也不知道怎么用,多亏有乡干部上门来教。” 为让农民尽快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洛阳市要求在每栋搬迁楼里安排一名乡村干部,挨家挨户来一次新生活“入门教育”,手把手教会群众使用液化气、电磁炉、马桶等。 洛阳还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在安置点设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确保“群众搬到哪里、党支部建到哪里、党组织作用发挥到哪里”,制订社区公约,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引导搬迁户移旧俗树新风,真正实现“搬出来,换个活法”。 “十三五”以来,全市共建设安置点243处,已经完成搬迁3.9万人。洛阳市市长刘宛康满怀信心地说,到今年年底,洛阳全市剩余纳入搬迁范围的20497名贫困群众将全部入住新房。届时,洛阳历时18年之久的易地扶贫搬迁要画上一个句点,而世居大山深处与贫困相伴的农民,将在新家园中踏上追求美好生活的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