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一个雨雪纷飞、大雾弥漫的上午,在大别山区的汤池畈特种水产养殖场,只见温室大棚的数个水池里,一片一片、密密麻麻的小乌龟,正在水中慢慢地游动。此刻,室外的气温已接近0度,而温室棚里却有30度以上。 “哎哟,水面上漂的全是小乌龟!这有多少只啊?” “4万只!”乌龟的主人、舒城县辉淼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汪中福的回答充溢着自豪。他补充说,在这样的隆冬季节,乌龟还能吃食活动,首先应该归功于温泉的特殊作用。 汪中福,家住安徽六安市舒城县山七镇庞畈村,已年过花甲,是当地一个家喻户晓爱动脑的“能人”。他家以前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户,母亲早逝,父兄残疾,自己在不足周岁时意外摔伤,造成右腿肌肉萎缩,不能负重,不能受寒,落下终身残疾。这样的三口之家,生活能不艰难? 然而,汪中福不甘命运的摆布,他要自强,他要创业,他要脱贫致富! 因为对养殖感兴趣,汪中福借了一笔启动资金,首先选择养猪,进而养野猪,养豪猪;养鱼,也养鳖……后来发现,乌龟的市场需求量很大,而养殖的人却不多,便决定集中精力养龟。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他终于明白,养乌龟的人少,原因在于:第一,技术要求高。第二,环境要求高。水质不能差于二类;水温低于20度,乌龟就不吃食,进入休眠状态,如此,一年将有7个月不生长,效益岂不太低了? 提高水温成了当时能否将养龟项目进行下去的关键。一天,汪中福突然想到,离自家不远的汤池畈有温泉,水温常年都在30度以上。由于水量不是很大,一直没有开发。 汪中福的想法与计划,得到了山七镇党委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很快,他就在汤池畈租了10亩地,建起了多个养龟池,并将温泉引入池中。自此,汪中福饲养的乌龟便可常年生长,效益成倍增加,最多的时候,一年卖乌龟的收入就有四五十万元;2018年底,为了建造更多的养龟池,他又投资60万元,在附近的谢榜村租了46亩地,合计达64亩。现在,汪中福除了养龟池里存有商品乌龟2万多斤外,还有10万只龟苗在今年春季已投放到了新挖的养龟池中。 在社会各界帮扶下,汪中福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终于脱掉了贫困的帽子。他的乌龟孵化养殖技术及野猪、豪猪养殖技术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但是,一人富不算富。汪中福紧接着又开启了自己独有的扶贫之路。 汪中福认为,在现有的贫困人口中,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找工作难,他们的脱贫尤为不易。为此,他决定,自己的养殖场今后只招收残疾人。现有的十几名员工中,基本都是残疾人,还有少部分是家中有残疾人的员工。这些人在汪中福的养殖场打工,既得到了工资,又管吃管住,还学到了技术。山七镇副镇长张成顺介绍,除个别外,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都成功脱了贫。 残疾人汪中福的脱贫与扶贫之路,受到了方方面面的鼓励与肯定。他连续多年被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分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科技特派员;舒城县残联还将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定为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他本人已连续四年被评为舒城县残疾人联合会名誉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