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杨春晖)8月19日下午,从同心扶贫产业园出来,经过两个多小时车程,全国网络媒体宁夏行的记者们又来到海原县贾塘乡王塘村千亩渗水地膜精量穴播谷子科技示范园区。 在这里,记者们参观了各种各样新品种的谷子、糜子和藜麦,品尝了这些农作物加工的食品,并深入田间地头,与示范区负责人和建档立卡户交流,了解这里科技兴农扶贫的种种路径。
据海原县副县长孙占宏介绍,该园区面积6200亩,共有新品种27个,其中谷子种类20个,糜子种类7个,示范区采用渗水地膜波浪式穴播技术、精量穴播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等科技手段,大大提高了谷子的亩产量。“过去,谷子每年有100公斤的亩产量就了不起了,现在可以达到400公斤以上。”孙占宏说。
据悉,该园区采取农户+合作社的管理模式,建档立卡户将自家的土地流转或托管到合作社,自己再到合作社打工,不仅作物收成有保障,还多了一份打工收入,而且解放了一部分家庭生产力,用于外出打工或养牛,收入大幅提高。据该示范区的负责人田进财介绍,仅在园区打工的建档立卡户就有26户,加上只把土地流转过来的建档立卡户,全村263户建档立卡户均在这里实现了脱贫致富 。 建档立卡户余自萍家中有40多亩地,过去,这家人年收入只有1万余元,自从将土地流转到合作社,不仅每月有3000元的打工收益,每年还有8000到1万元的分红,加上丈夫养牛的收益,年收入可达六七万元。
建档立卡户马燕告诉记者,土地流转之前,她家整体年收入也就一两万元,流转之后,不仅土地收入增加,还多了一份打工收入。“以前靠种地吃饭,现在地有人帮着种,我们每月还能多挣3000元打工钱。”她说。 年降雨量仅350毫米的半干旱地区,却种出了如此高产的杂粮作物,这一现象也引起了记者们的关注,微观农村的记者夏超认真观察着作物的生长情况,发出阵阵感慨:这里给人感觉很干旱,地里也不容易积水,却能种出这些作物,真的非常不错。”她说。
责编: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