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村蜕变山河壮
按照安徽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安徽省联社于2017年4月底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三人扶贫工作队,对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解集乡桥桂村进行定点帮扶。帮扶工作开展近三年来,工作队的同志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上狠下功夫,千方百计让政策、资金、项目、智慧等扶贫要素发挥最大的优势和潜能,精准施策,引领成功。桥桂村如凤凰涅槃浴火终生:基础设施大大改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集体收入数倍增长;绝大多数贫困户摆脱了贫困,实现了致富的梦想。2017年安徽省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桥桂村达到了“村出列、户脱贫”的标准。凸显的成效,令人刮目相看。——安徽省联社驻桥桂村扶贫工作队定点帮扶工作纪实 桥桂村是安徽省联社继2014年定点帮扶埇桥区顺河乡岳乔村之后的第二个定点帮扶贫困村。桥桂村位于宿州市东北边陲,辖前纪湖、中纪湖、后纪湖、前桥村、后桥村、桂家、时家和香庄等8个自然村,共有980户3607人。村党总支5人,下辖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32人,其中女性党员19人,大专以上学历的26人,高中学历的16人。2018年底共有980户3607人。截至目前国办系统共有贫困户117户302人。其中:一般贫困户43户107人,低保贫困户57户176人,五保贫困户17户19人。耕地面积7000亩,水面面积400亩,林地山场1300亩。 桥桂村四面环山,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村民固守传统种养业,对现代农业缺乏感知和尝试。村内卫生条件差;村民卫生意识不强。房前屋后,路边河沟,垃圾乱扔,蚊蝇乱飞,污水横流。夏天到来,弥漫着刺鼻的气味。 如何扮靓桥桂村,让其脱去旧貌换上新颜?如何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 这是省联社驻村扶贫工作队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也是肩负的历史使命。省联社驻村扶贫工作队没有被困难吓到,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负众望,步履坚定,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气魄和毅力扭转了桥桂村贫穷落后的局面。 强基固本抓党建 引航领路促扶贫 初到桥桂村,扶贫工作队了解到两委班子工作热情不够,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扶贫工作局面没有完全打开。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党总支决定实施“强基固本”工程,把建强基层组织和推进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长远之计,为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引航领路。从而使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党建活力变成攻坚动力。 一是注重示范效应,建强基层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工作的战斗堡垒。从加强村党总支班子建设抓起,规范党员管理,加强党的纪律,推进作风建设。驻村扶贫工作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亲力亲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感召着村两委党员干部,使村两委干部树立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增强了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修缮党建活动室,强化党员学习。省联社投资4万元,添置必要的设备,使党建活动室窗明几净,清新亮丽,省联社主要领导为贫困村送来十九大读本和辅助学习资料。驻村扶贫工作队从加大村党员学习活动的频度抓起,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学习党章、党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升了党员的党性觉悟、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 三是发展新党员,增强战斗力。瞄准种养一线的致富能手、复转军人、返乡青年,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从他们中培养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 2017年度,桥桂村发展新党员2名,转正党员7名。2018年发展新党员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2019年发展新党员3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人。截至2020元月新发展党员1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人。从而为村党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改善了党员结构,增强了支部活力。 因户施策注精准 细水滴灌重实效 精准识别是精准帮扶的前提和基础。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党总支利用贫困户动态调整的时机,深入调查,严格把关,按照“两该两不该”的要求,该吸纳的吸纳,该退出的退出。2017年共清退贫困户16户23人,新识别贫困户3户5人。2108年新识别贫困户5户11人。 精准识别后,就是因户施策、对症下药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党总支针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自身资源、劳动能力、致富技能等因素,综合考虑,多策并举,多轮驱动,精准帮扶,像浇树苗一样细水滴灌,注重脱贫致富的实际效果。 一是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治穷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些贫困户因缺乏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致富内生动力不足;一些贫困户思想懒惰,一心想躺在政策的“席梦思”上享清福。针对这些贫困户,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党总支采取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方式,正面引导,典型激励,帮助他们摒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陈旧思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鼓足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来改变命运的信心和勇气。每周三,驻村扶贫工作队召集贫困户到村里集中学习。 在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方面,安徽省联社党委一班人做出了表率,党委一班人多次带领机关工作人员,走村入户,与村干部座谈,把脉问诊,在帮扶出实招、脱贫求实效上下功夫。 2019年6月3日,安徽省联社理事长钟园代表省联社为桥桂村捐赠图书3542本,援建农民书屋。在捐赠仪式上,钟园理事长强调,志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通过援建农民爱心书屋,让农民多读书、多好书,增长知识,了解党的扶贫政策,了解农业科技信息,让他们学会科学种植、科学养殖,掌握致富本领,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省联社拨付专项奖励资金5万元,用于奖励贫困户学习,大大提高了贫困户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自学和在特色种养业基地集中培训学习,许多贫困户掌握了技术,提高了素质。已有15名贫困人口在特色产业基地就业增收。 二是传授致富技能,发挥引领作用。多次举办培训班,让党员带头学习特色种植和养殖技术。教育、引导党员深入一线,开展大走访活动,与贫困户促膝谈心,把扶贫政策、知识传授给贫困户。引导致富党员将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贫困户,提高贫困户的致富能力。鼓励党员主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一对一,面对面,手把手,提高帮扶的针对性。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星级党员”、“创先争优”评比等活动,通过优秀党员的引领作用,大力培养现代农业技术种植能手,树立带头致富模范典型,激发贫困户通过勤劳脱贫的激情。 三是推进教育扶贫,洒满阳光雨露。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省联社驻村扶贫工作队十分重视教育扶贫。首先,针对贫困户的子女进行认真统计,不落一人。并郑重承诺:要让贫困户的子女上得起学、读得起书。2017年度,共为36人申请教育扶贫资金2.73万元; 2018年度,共为45人申请教育扶贫资金5.70万元;2019年度,共56为8.86万元。使贫困农家子女安心读书学习,享受良好的教育。桥桂村前桥自然村14岁的贫困农家子弟夏昆明,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艰难度日。贫穷和自卑让夏昆明产生厌学情绪。驻村工作队和桥桂村两委得知情况后,高度重视,苦口婆心,耐心疏导,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纷纷慷慨解囊,共捐资2300元。为夏昆明解了燃眉之急,能够到宿州技师学院学习。 另外,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党总支密切配合,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工程,因户而异,分类施策,截至2019年底,共安排特色种养业扶贫103户53.88万元;光伏扶贫工程17户3.61万元;资产收益扶贫67户31.5万元,产业扶贫覆盖率达到154%,户均产业扶贫项目1.54个。 帮助30户贫困户33人实现就业脱贫;为46户申请危房改造61.38万元;为64人申请健康扶贫资金33.32万元。大大提升了精准扶贫的广度和力度。 金融扶贫沐春风 产业发展花争艳 省联社充分利用金融资源,协调当地农商银行积极参与扶贫,推出了大量的免费服务项目。譬如,银行卡年费、手机银行服务费、ATM机跨行取款费、网上银行转账费,等等。同时,多次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协调,按照精准扶贫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利用信贷杠杆撬动产业经济发展,联袂上演了金融扶贫“大戏”。 一是信贷资金支持,“贷”动脱贫致富。一些贫困户有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望,但苦于缺乏资金、没有合适的项目而无法起步。针对这种情况,驻村扶贫工作队想方设法帮助他们申请产业扶贫项目,或者向银行申请小额扶贫贷款予以支持。桥桂村中纪湖自然村解文利夫妇通过学习技术和当地农商行5万元的信贷支持,办起了来料加工家庭服装厂,月收入过万元。吸纳务工人员30名,其中10名来自贫困家庭。解文利已经成为脱贫致富的典型。 通过签订协议、“户贷企用”,为贫困户分红是金融扶贫的又一模式。驻村扶贫工作队协助乡村、农商行,两次为62户贫困户申请金融扶贫小额贷款300万元,每户可获得年收益3000元。 二是建立特色种植基地,增加村集体收入。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党总支积极沟通,按照“村出列,户脱贫”的要求,积极发展村集体企业。省联社给予大力支持,拨款20万元,支持桥桂村与磊博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桥桂村特色产业基地”——黄桃种植基地、蓝莓种植基地。仅此一项,村集体年获利5万多 元。 三是放眼未来抓扶贫,纵深推进兴产业。省联社从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加村集体收入方面考虑,结合区委区政府的扶贫项目计划,因地制宜制定村特色产业长远发展规划。2018年,政府拨付发展特色产业专项资金50万元,省联社拨付资金89.12万元,综合利用荒山荒坡,为桥桂村建立370亩山核桃种植基地。2019年,政府拨付100万元,省联社拨付114万元,为桥桂村援建200亩软石榴种植基地。这些项目大大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疫情防控伸援手,助力打赢阻击战。农历鼠年年跨年之际,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省联社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同志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勇挑重担,靠前指挥,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无论寒风凛冽还是雪花纷飞,工作队的同志都能坚守岗位,履职尽责, 内抓防疫情扩散,外抓防病毒输入。利用村广播、标语、传单等,向广大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督导村两委对本村从武汉回来的村民进行登记造册;督导村卫生室每日给这些返乡人员测量体温,并将测量结果上报乡政府。同时,电话巡访建档立卡贫困户,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成员身体情况,近期是否有外出或接触史。提醒贫困户做到少串门、勤洗手、不集会,非必须、不出行。劝导贫困户在疫情防控期间,坚决听从村干部的管理。为了防止病毒输入,桥桂村共设置两个疫情检查点,村两委、扶贫小组长以及党员和群众志愿者24小时值守,对出入路口的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劝返外来人员达200多人次。 驻村扶贫工作队还向省联社申请划拨专款支持桥桂村防控疫情。省联社共拨付5000元购置价值4000多元的疫情防控值守岗亭和方便面、奶茶、香肠等食品。第一时间在疫情防控检查点进行交接。 穷村蜕变山河壮 伟业腾飞景致新 过去的桥桂村村部十分寒酸,像个破烂不堪的农家小院。村里道路泥泞,没有自来水,没有网络。污水、垃圾、蚊蝇污染了整个村落。 驻村工作队工作思路清晰: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观是“户脱贫、村出列”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一起,谋思路,出实招,话发展。 驻村工作队向省联社党委提交了专题报告,并得到了省联社党委的全力支持,共拨付资金26.6万元,新建党建活动室、村级卫生站;整修了村党群服务中心、为民办事服务大厅,并添置了必要的活动及办公设备;购置了2辆垃圾车、180个垃圾桶,雇佣了4名贫困人员组成村保洁队,对村内环境进行整治和维护;省联社拨付专项资金5万元,建立扶贫超市,按照“五净一规范”的标准对贫困户开展卫生评比活动,实行奖励积分,积分用于到扶贫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新建村内水泥道路15.7公里,安装路灯400盏 ,新建了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和文化长廊,营造了山村的文化氛围,提升了村民的文化品位,摒弃了陋习,陶冶了情操。并为乡村振兴奠定了物质和人文基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今的桥桂村村部楼宇俨然,旧貌换新装。网络全覆盖,路灯闪闪亮,村民吃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过上了城里人的舒适日子。有人这样形象地描绘桥桂村:水疏通,物流通,心沟通,政令畅通,党政兴修幸福路;路硬化,家美化,乡进化,扶贫深化,村民跨进小康门。 2017年,通过安徽省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桥桂村申报的45户121名脱贫对象全部合格,贫困户均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351元。截止2019年底,贫困发生率仅为0.08%。特色产业、集体经济收入及基础设施条件均达到相关标准要求。与此同时,省联社驻村桥桂村扶贫工作队被宿州市埇桥区委区政府评为2017年度 “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桥桂村党总支别被埇桥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桥桂村被埇桥区委区政府评为“脱贫攻坚红旗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三名同志在2018年度、2019年度连续两年考核中均为“优秀”。2019年度,扶贫专干陈霄中共安徽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评为“安徽省属单位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特约通讯员: 游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