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鏉忔灄闀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首届世界乡村复兴大会举行 探索乡村振兴智慧方案

2020-09-25 12:23 来源:财讯网

首届世界乡村复兴大会会场

9月22-23日,以“疫情背景下的世界乡村命运与出路”为主题,由世界乡村复兴大会组委会、山西农业大学共同主办,山西农业大学承办的首届世界乡村复兴大会在山西太原举行。

《礼运大同篇》奏响首届大会序曲

国际慢食协会主席卡洛·佩特里尼先生、哈萨克斯坦粮食与蔬菜协会主席努尔兰先生、联合国负责中亚及哈萨克斯坦人权事务专员塔斯塔尼别克将军、哈萨克斯坦中国国际经济发展中心主席宋建林先生向大会发来了贺信。原农业部副部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路明,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部长杨志明莅临会议指导。

大会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开幕。在全体与会人员为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遇难者默哀后,大会主席、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张孝德教授,大会联席主席、山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廖允成,亚洲国际有机农业联盟主席周泽江,山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何林有先后讲话。杨志明讲话并作了题为《城归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主旨发言。大会秘书长、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副校长(副院长)李宏全主持大会开幕式。

杨志明《城归创业助力乡村振兴》主旨发言

杨志明说,当年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创业被称为“海归”,如今农民工返乡创业则可称为“城归”。近年来,“城归”创业正在异军突起,怀着乡村情感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和活力。

“城归”创业有三大作用,一是带动乡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破解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难以留住本地劳动力的难题;二是成为活跃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改变了主要靠吸引大企业、大项目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单一路径;三是在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解决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问题。城归创业具有三个特点:创业成本较低、发展较快;小微企业起步,经营灵活;兴办创业园区,发挥聚集效应。尽管如此,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不容忽视,主要是“三难”:创业融资难,资源集约难,聚集人才难。厚植城归,需要精准施策,努力做到“六有”:政策有集成,创业有园区,资金有支持,人才有培养,产业有合作,营销有创新。

拥抱“城归”、机遇在握、潜力无限。推动“城归”创业,要敢于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让农民工返乡能够创业、有业可创、创业可持续,让农民工企业家在乡村振兴中一显身手。杨志明认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城归”终将成为中国企业家队伍中坚力量的一部分。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逐波涛。

大会主席、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张孝德教授致辞

张孝德在致辞中指出,在世界仍处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为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双循环的伟大战略,在中华文明发祥地山西召开首届世界乡村复兴大会,汇聚中外智慧,研讨疫情下的乡村复兴和乡村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生态文明是21世纪人类文明的最大公约数,是决定人类文明发展方向最大变数。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资源最丰富、成本最低的新源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根。新时代世界乡村复兴最需要思想的创新、理论的引领。正是基于这一原因,由长期关注乡村研究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管理工作者共同发起的世界乡村复兴大会,其使命就是立足中国与世界视角,以世界文化多元性思维,汇集国内外智慧,从理论与思想研究来推动新时代乡村文明的伟大复兴。首届乡村复兴大会,在五千农耕文明发祥地山西召开,由积淀百年发展历史的山西农业大学承办。千百年的历史传承和新时代的召唤要求我们不忘初心,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原动力,并立足于当下中国与世界,汇集国内外智慧,推动乡村文明的伟大复兴。

大会联席主席、山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廖允成致辞

廖允成在致辞中指出,乡村是人类文明的根基所在。我们要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就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今年春天爆发并在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也再次证明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山西又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围绕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还应该高度重视汲取中华传统农耕文明经验,加强对乡村治理问题的研究,在系统总结中进行探索和创新。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联合多家单位发起,并承办了首届世界乡村复兴大会。目的就是借助这一平台,在集中学者智慧的过程中,形成服务山西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为世界乡村复兴贡献智慧、提出方案。

山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何林有讲话

何林有代表山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希望参会的中外专家、学者,以此次大会为平台,积极为中国乡村振兴和世界乡村复兴建言献策,共同努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事业作出积极贡献。希望农大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负起兴农强农光荣使命,强化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面向晋中国家农高区的发展需要,聚集学者智慧,为山西省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为世界乡村复兴做出贡献。

大会秘书长、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宏全主持开幕式

大会采取主旨演讲、主题发言、圆桌对话、专家献言献策山西乡村振兴圆桌会、平行论坛等形式,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来自全国各地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农业企业、乡村基层一线的300余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新型职业农民,围绕“疫情背景下的世界乡村命运、前景与发展道路,工业文明时代世界乡村危机与乡村复兴,乡村文明复兴与生态文明建设,世界乡村复兴多元文化对话,世界乡村建设领域的优秀技术、模式与成果交流”等5个主要议题展开交流与探讨。

廖允成主持“疫情背景下世界乡村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展望”主旨演讲

在“疫情背景下世界乡村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展望”主旨演讲环节,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做了《生态文明转型和乡村振兴战略》,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创院院长小约翰·柯布做了《世界乡村复兴的希望在中国》,日本岛根大学原副校长保母武彦做了《日本乡村振兴历史经验教训的认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做了《疫情与乡村未来》主旨发言。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做主旨发言

三农问题著名专家温铁军说,中国21世纪重大战略调整是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新时代中国农村政策三段演化是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

在新冠疫情全球大规模爆发之前,2019年初,中央就已经明确提出要练好内功,夯实基础,以乡村振兴作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这说明,在越来越严峻的国际挑战面前,中国在思想上、政策上已经有准备,也有了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的大思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针对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做出推进生态文明战略转型。工业化阶段和市场经济制度必然派生的城乡差别为主的三大差别,是中国最主要的不平衡。乡村的治理失序、产业衰败,文化劣俗、环境破坏是最严峻的不充分。为此有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的确立。

温铁军希望,把“两山+两化”和生态资本深化作为改革纲领,通过金融与财政结合促进业态创新,实现生态农业环保农村为主的绿色生产方式;基层要把“生态资源价值化”作为“产业兴旺”的主要内涵,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社会企业”下乡,推进“市民与农民联合创业”的新型集体经济为基础的新乡贤治理,通过乡土百业发展,实现城乡融合战略。

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创院院长小约翰·柯布通过视频做主旨发言

小约翰·柯布在发言中讲到,在中国,你们的政府及时扭转了乡村衰落。你们应当为之庆祝!中国乡村振兴本质上讲是有益的,它留存了一抹不同于都市生活的别样色彩。城市生活确实有其价值,但是城市化在物质、心理、文化、生态方面付出的代价超过了人们普遍的认知。通过把自然唤回城市,不但可以降低这种损失,更能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选择,拉近生活和自然的距离。

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乡村可以成为真正的共同体,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对彼此的关怀,大城市中许多人的孤独感可以大大得到缓解。与认同和支持自己的人一起生活,人们能够成为更好的公民,更好地为当地、为整个国家做出贡献。在更多人的努力下,乡村最终可以回归传统农耕方式。

我确信致力于美国本地化和致力于中国乡村健康发展的人们有很多共同点。我相信他们也可以从彼此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尽管疫情肆虐,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为生态文明打下坚实基础。我们的成功或许能够改变美国,从追求主导地位到愿意精诚合作,携手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日本岛根大学原副校长保母武彦视频发言  

保母武彦讲到,二战战败后,日本选择了发展经济的道路。1960-1970年的10年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了2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柱,就是发展重化学工业和推进城市化。但是,经济快速发展,在带来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增长的同时,其所导致“社会负面效应”,即社会成本也相应地增大了。这种“社会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对于空气、水资源等环境的破坏,也就是“公害”,将日本变成了世界上最恶劣的“公害列岛”;二是贫富差距被拉大了,赚大钱的只是一小撮掌控着巨额资本的人,而平民百姓却依旧很穷。这种差距,不仅反映在国民个人收入上,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也有所体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乡村落在了后头。与工商业不同,农业不仅受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也受到了政府错误的农业政策带来的危害。

张孝德教授做《疫情与乡村未来》主旨发言

张孝德提出乡村复兴的五点认识:一是单级城市化亟待反思,重构城乡新关系需要乡村文明的复兴;二是未来农业发展需要生命友好型科技创新;三是让农业回归公共性、公平性、多样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四是自私贪欲是毒害人类最大病毒,乡村蕴含着医治当代文明病的解药;五是乡村有乾坤,攸关天下事。乡村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基,是迈向新时代的新起点。

张孝德呼吁重新发现乡村的四大价值,乡村文化价值:城市的价值是科技,乡村价值是文化。乡村文化是新时代培育智慧、思想创新、文化发展的新源地;乡村生活价值:城市的价值是生产,乡村价值是生活。人造的城市,神造的乡村。乡村将成为提供符合人性、更接近自然、滋养生命的地方;乡村政治价值:城市为人本,乡村为命本。迈向新时代人类需要基于生命平等观的基础,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人本平等观。乡村经济价值:工业的城市,生态的乡村。依托与自然资本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的经济革命,绿色经济的源地在乡村。

张孝德强调新时代解读认识乡村价值的三个视角:时代的视角(高度):乡村是属于新时代,乡村遇工业文明衰,逢生态文明兴;文明的视角(宽度):乡村是一个容文化与历史、政治与经济、社会与家庭为一体文明体;生命的视角(深度):农耕生产对象是生命,工业的生产对象是化合物。基于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灵性生命观,将在21世纪新时代,从人体科学进入到心灵科技时代。

乡村被严重误读、乡村复兴需要重大理论创新。以建城的思维搞乡村建设,是乡村消失的根本原因所在。今日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大转型。500年前,起始于地中海城市的文艺运动开启了工业文明新时代,而500年后的今天,乡村文明复兴,则标志着乡村将成为迈向新时代的新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讲,21世纪乡村文明的复兴,是开始新时代的新启蒙运动。

王娟玲主持“探索中国与世界乡村发展道路”主题发言环节

在“探索中国与世界乡村发展道路”主题发言环节,由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王娟玲副校长(副院长)主持,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跃高做了“论全域有机农业道路”,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所长、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骆世明做了“从东西方农业农村发展路径差异谈我国乡村振兴”,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陈文胜做了“乡村振兴必须坚守的战略底线”,中亚学院第一副院长梁子谦做了“CAREC 携手一带一路共创农业区域经济合作新蓝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立做了“中国百年乡村振兴实践与跨学科调研”主题演讲。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副团长、原山西省农业厅巡视员董希德对每一位专家的发言做了总结点评。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跃高做“论全域有机农业道路”发言  

中国农业大学胡跃高教授通过分析总结国际国内乡村变化的18个实践案例后强调说,大量的生态、健康、有机农业实践,使我们感到乡村建设是与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绿色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战略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建设相统一。全球农业处于危机爆发期,中国农业安全问题是世界农业问题的一局,处在危机将爆发而未爆发阶段。全域有机农业是解决农业安全问题的现实道路,是有机生产、有机社区、有机社会三位一体的“三套马车”,能够兼顾农业安全五大建设目标任务与产业内涵的现实发展道路,是通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光明大道。

圆桌对话:乡村振兴与石化农业反思

“圆桌对话:乡村振兴与石化农业反思”由《有机慢生活》总编顾耀平主持,中国乡村文创产业中心创始人魏兰君做了“乡村文化 IP 助推区域产业”、科技部国杰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作骥做了“党建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恒泳做了“农业健康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副教授刘忱做了“陶渊明与中国文化中的田园意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主任吴道源做了“生态社区发展基金如何助力乡村复兴”发言,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新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会长曹山明做了精彩的点评。

自留种保育与乡村复兴”论坛别开生面

大会还设置了“乡村带头人论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世界乡村复兴——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乡村复兴中的教育改革”、“自留种保育与乡村复兴”、“古村落复兴的理论与实践”等5个平行论坛;会前还在异地举行了“大宁乡村振兴论坛”、“神圪垯·乡村旅游发展论坛”2个分论坛;大会组委会自2019成立以来还先后完成了“有机旱作农业与农作制度创新研讨会”、“世界乡村复兴大会农业期刊分论坛”、“乡村振兴道路探索——全域有机农业的理论与实践”、“青春筑梦——当代青年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研讨会”、“面食产业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研讨会”等5个分论坛。

大会发布首届世界乡村复兴大会论文集》成果

大会发布了《首届世界乡村复兴大会论文集》成果,集聚学者智慧,借助平台优势,形成了服务乡村复兴的政策建议。大会在筹备过程中,历时500余天,累计收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等60余家单位投稿141篇,经专家评审,最终收录64篇,成文90余万字。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

专家献言献策山西乡村振兴圆桌会

大会精心组织安排“专家献言献策山西乡村振兴圆桌会”,山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廖允成亲自主持,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山西省委委员、省政协常委、省智库发展协会会长李中元,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骆世明,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副团长、原山西省农业厅巡视员董希德,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陈文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杨改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教授冯永忠,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跃高中共大宁县委书记王金龙,北京品牌智造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郭占斌、科技部国杰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作骥等专家学者围绕山西转型发展,从顶层设计、结构调整、基层治理、特色农业、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品牌引领、科技创新、金融模式等不同方面建言献计近50条。 省智库发展协会会长李中元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大会组委会将会同山西农业大学、三晋智库联盟对各位专家的意见与建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报告,上报省委、省政府,为正在编制的十四五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养猪专家李云凤(左)和教育工作者张桂梅(代领)荣获首届“神农奖”

大会一大亮点是颁发世界乡村复兴大会神农奖,“神农奖”的设立是奖励今日世界乡村复兴领域的创新性技术、杰出劳动者(个体与集体)、具有生态文明时代引领性乡村等,以鼓舞引导全社会参与乡村复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迎接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首届神农奖(杰出劳动奖)颁给了长春市云凤农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云凤和云南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

李云凤研究出的生态农业种养相结合的“发酵床养猪法”,使玉米地、猪舍、厕所实现无污染、纯绿色的生态循环链,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实践,在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福建等10余个省区建立省县乡服务站,将生态有机农业技术传播到更广袤的农村土地,带领更多的农民朋友增收致富。

张桂梅放弃了优越的环境,申请调到深度贫困山区,她没有子女,却是上百个孩子口中的“妈妈”,她身患绝症,却把自己所得的奖金都捐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她在基层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数十年,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托起了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希望。

《身边的乡村文明》书画摄影展正式启动

会上,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书记刘首文宣布世界乡村复兴大会《身边的乡村文明》书画摄影展正式启动;书法家、辞赋家高中昌先生向大会赠送《乡村振兴赋》书法长卷,农民书法家朱国锋先生向大会赠送书法作品。

世界乡村复兴大会(World Rural Revitalization Conference,缩写:WRRC)是以研究和探讨世界乡村复兴,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宗旨的非官方国际性机构,由乡村发展领域国际国内多个单位的专家发起,于2019年4月正式成立。首届大会在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国际有机农业联盟等单位的指导下,由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山西农业大学、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亚洲社会企业联盟、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公共经济研究会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等32家单位发起。以“让乡村承载未来,让世界回归乡村”为愿景,采用“互联网+智慧+故事+生态”的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努力搭建一个突破学科界线的跨界交流、突破会议空间限制的跨地交流、突破国界的多元化世界智慧、文化、文明交流的平台。大会使命为:以世界文化多元性思维,研究古老乡村文明的时代价值;以生态文明的时代视野,探索世界乡村复兴使命与规律;以城乡两元融合新思路,创建新时代城乡共生发展的新模式;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拓世界多元化乡村复兴道路;以人与自然和谐伦理观,促进世界有机农业和生态乡村发展。

(文/郭占斌 刘  景  图/大会秘书处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本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