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苹果,离太阳最近,离城市最远。”近日,凉山州盐源县“电商扶贫苹果专场直播”的直播间里,咬一口苹果,盐源县副县长廖流波为当地特产代言。 脱贫路上,一抹果香。目前,盐源全县苹果园面积突破40万亩,未来5年内总面积有望达到60万亩以上,年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 盐源苹果,只是凉山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近日,记者随中宣部组织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主题采访团走进凉山州,看得最多的也是产业扶贫。 记者发现,随着脱贫攻坚不断深入,当地农业呈现出品种更丰富、技术更新颖、机制更健全三大特点,大凉山扶贫产业正悄然“变脸”。 品种更丰富 开发种养全新业态,是一时求新还是长远之策? 从西昌出发的路上,记者与媒体同行闲聊。当谈及凉山农业时,不少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土豆、玉米、荞麦这“老三样”。但随后7天的采访行程刷新了很多人的观念。 在布拖县拖觉镇高原蓝莓种植基地,蓝莓树苗漫山遍野,共计3600亩,预计2023年挂果投产,年利润有望达到5000万元; 在昭觉县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种满了牛皮菜、小番茄、葫芦瓜等蔬菜。有些村民还从基地借了种子,把蔬菜种在房前屋后; 在普格县普基镇,鸵鸟专业养殖合作社引起了记者们的注意。这种原产于非洲大草原的鸟类已在凉山“落户”,助力当地特色养殖之路; ……产业是脱贫根本之策。这些农业产业全新业态落户凉山的背后,是当地一时求新求异的冲动之举,还是着眼长远、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精准“绣花”?金阳县丝窝乡尼波洛村的重楼产业,给了我们答案。 尼波洛村2018年就退出贫困村行列,村干部大可不必在产业谋划上费心费力。但该村第一书记邬磊却认为,虽然脱贫了,村民收入来源主要靠务工,地里种的还是土豆荞麦,附加值不高。而如今,23亩重楼已在当地扎根,亩产价值是玉米的两三百倍,即便帮扶干部离开,也不用担心当地产业基础薄弱了。 任何新的尝试都必然伴有风险,尤其对于扶贫产业,不仅关系到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更直接影响老乡们的“钱袋子”。 如何把风险降到最低?采用“试验田”的方式是普遍选择。记者在布拖县采访蓝莓产业时发现,当地先是在2018年种植10亩试验田,去年又扩种300亩示范区,经过两年试验证明确实适合种植后,今年才扩大到3600亩。 一亩能卖到二三十万元的中药重楼、每斤售价几十元的水果蓝莓、单只价格5000元的鸵鸟……这些新品种不仅带来高附加值,更让当地扶贫产业丰富多元,避免了同质化带来的竞争,最终让老乡得到真正实惠。 技术更新颖 智慧农业不断涌现,是扶贫“花拳绣腿”还是助农增收“硬核武器”? 越西县大瑞镇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内,苹果树的外形成了记者们关注的焦点——这里的苹果并非长在树上,而是挂在一根根枝条上,枝条只有一人多高,从“膝盖”到“头顶”处都挂着苹果。 “苹果树怎么长这样?”“这是什么栽种技术?”采访团的疑惑很快得到解答。据苹果产业园负责人、越西县农文旅投公司总经理刘明军介绍,这是他们从外省借鉴来的一种名为“矮化密植”的种植技术,将每亩地种植树木量从约50株提升至190株左右,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 跟随新品种一起扎根凉山的,就是这些类似“矮化密植”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新科技是扶贫“花拳绣腿”还是助农增收的“硬核武器”?带着这个疑惑,我们在园区内一探究竟。 布拖县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无土栽培成为常态。在智能育种大棚的育种箱内,有一块绿色泡沫板,泡沫板下是许多蓝色管子,每根管子配有一个黑色喷嘴,可喷洒水分、营养液等。通过精细化管理,这里培育的马铃薯原原种能满足布拖县70%的种薯需求。 作为当地智慧农业的代表,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的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可通过联网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各种内部环境数据,自动控制保温、通风、供暖等设施。由于园区走的是有机农业的高端路线,产品已进入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 如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自动化、智能化种养技术所取代,凉山产业扶贫科技含量显著提升。 机制更健全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利益联结如何避免“纸上谈兵”? 行走凉山深度贫困地区,我们发现,与新品种落户、新技术推广相伴的,是减贫益贫新机制不断完善。 如何避免新机制沦为“纸上谈兵”?关键就是要紧紧抓住助农增收这个“牛鼻子”。 机制,可以是节流。金阳县依达乡瓦伍村有一笔300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村里规定:村民买1头牛,就从这笔资金中垫付买牛金额的一半,以此鼓励大家发展养殖业。类似的奖励,在美姑县也有。当地明确:体重在50公斤以上、有免疫标识的黑母猪,农户新增饲养一头奖励400元,每户最多奖补20头。通过以上方式,节约贫困老乡开支。 机制,也可以是开源。九如生态草莓种植园位于昭觉县洒拉地坡乡,占地280亩。姐把哪打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布格拉古在种植园务工,他的账本上有多笔增收账——流转土地,挣钱;园区务工,挣钱;今年又从种植园返租大棚种草莓,同样挣钱。 一座座现代化、科技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凉山深处。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小农生产,正被“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的模式所取代,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利益联结机制更加健全。 大凉山产业扶贫,未来可期。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