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中,贵州省铜仁市始终坚持“志智双扶”,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持续开展党的政策好、人居环境好、社会风气好、干群关系好“四个好”宣传,选好群众身边的脱贫致富典型,引导群众树立脱贫主体意识,努力靠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来实现脱贫致富。铜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从2013年底的92.7万人减少至目前的4.3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4.74%下降至1.16%。 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甘溪镇罗汉果种植基地,张碧春正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移植罗汉果。在这里务工,张碧春不仅每天有70元的收入,还学会了罗汉果管护技术。 几年前,张碧春家因病致贫,按程序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张碧春找到帮扶干部,表达了要通过自己努力摆脱贫困的强烈意愿。在村镇干部的帮扶指导下,她将土地流转到合作社,自己在合作社基地打工。通过多方努力,她成功摘掉了贫困帽。 近年来,铜仁市紧扣“志智双扶”主题,充分运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载体,组织县乡村三级讲习员、“三支队伍”、结对帮扶干部等力量,通过走访和召开以村民组为单元的群众会、院坝会、堂屋会、田坎会形式,积极宣讲扶贫政策。自2017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宣讲和讲习活动7.3万余场次,覆盖1000余个贫困村,受众达405.8万人次。 “一技在身不怕贫困压顶”。铜仁坚持在扶智上突围,结合贫困群众实际,提升群众技能。 松桃苗族自治县以集中开班、流动课堂、田间授课等方式,把党和国家政策、产业发展技能翻译成苗语、编制成苗歌苗语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各项政策和农技知识带到少数民族群众中去。 “大家注意,给牲畜肌肉注射时,进针成45度往耳朵下方2至3厘米处注射,动作一定要快、要准。”近日,松桃苗族自治县太平营街道防疫员唐 云青在芭蕉社区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班为村民授课,30余名学员听得十分认真。 贫困户龙跃洲是学员之一,在当地政府帮扶下,他加入了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去年养的两头猪,临近出售时却生了病,造成的损失不小。如今村里有了夜校班,我每期都来参加,有了养殖技术,以后增收就有保障了。”龙跃洲告诉记者。 龙跃洲等学员是近年来铜仁市开展“因人施培、因产施培、因岗定培”技能扶贫的直接受益者。目前,铜仁市已投入培训资金2.55亿元,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全员培训2465期3697班18.9万人次,培训后实现就业创业及脱贫11.95万人。 智随志走、志以智强,铜仁创新实施“志智双扶”,激发了贫困群众活力,全市上下脱贫攻坚形成强大合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拔除穷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新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