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as  华州区杏林镇

贵州万山:昔日“中国汞都”变身“朱砂王国”

2018-08-13 11: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周燕玲

  中新社贵州万山8月12日电 题:贵州万山:昔日“中国汞都”变身“朱砂王国”

  作者 周燕玲

  因汞而生却又因汞而衰,昔日“中国汞都”贵州万山,摆脱“矿竭城衰”困境,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绿色转型路。

  80岁的汞矿工人田秀来每天都要去朱砂古镇走一圈。朱砂古镇位于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2016年5月起开门迎客。作为中国首个矿山怀旧小镇,这里过去是中国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

  忆及汞矿开采的辉煌时期,田秀来说:“井下3000多人、地面上4000多人同时作业,曾创下日处理矿石千吨的历史。”因汞资源储量亚洲第一,万山为中国经济建设发挥过重要作用。

  “我们这里上世纪60年代就点电灯了,矿区有60多辆解放牌汽车。”与田秀来一同散步的老矿工付柏仲接过话头。

  因长期过度开采,上世纪末,万山开采朱砂3万多吨,矿资源储量仅剩7千吨,陷入“矿竭城衰”困境。2002年矿区被迫实行政策性关闭。

  随着一车车汞矿绝尘而去,留给万山的除了满目疮痍的矿山,还有巨大的产业空白和大批剩余劳动力等“后遗症”。为此,大部分矿工不得不远走他乡打工糊口。

  2009年,万山被列入中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随后利用国家给予的支持政策,“产业原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

  在朱砂古镇,记者看到废弃的矿区被改造成了怀旧小镇,而矿区遗留的地下坑道变身灯光长廊。从长廊的尽头走出去则是一条长达千米的悬崖玻璃栈道,站在距离谷底100余米的栈道上,既能感受遗留下的工业气息,又能体验“凌空之感”的惊险。

  朱砂古镇旅游服务中心经理刘海玲告诉记者,古镇开园2年来接待游客近400万人次,节假日期间一天的游客量有上万人。

  工业旅游发展起来,打破了万山曾经“一汞独大”的产业格局。

  万山区委书记田玉军告诉记者,万山过去利用朱砂矿石冶炼水银发展工业,现在则是发展朱砂工艺品,并建成了中国最大的朱砂工艺品产业园,实现产值3.2亿元人民币(下同)。

  走进朱砂工艺品产业园,与朱砂有关的奇石、吊坠、手镯等工艺品琳琅满目。曾经的老矿工胡正勇正通过电话与客户确认订单详情。在汞资源枯竭之际,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胡正勇把朱砂从工业品变成了工艺品,目前公司年收入超过2千万元,产品出口到新加坡、韩国等地。

  在距离朱砂工艺品产业园20公里外的地方,万山发展起生态农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解决了上万人的就业。

  经历与汞告别长达10多年的阵痛后,万山探索出了一条工业遗址旅游开发及资源循环再利用的新路径。2017年,万山生产总值达48.2亿元,经济增速连续3年高于中国平均水平。

  如今的万山,正撕掉“中国汞都”的标签,变身“朱砂王国”。(完)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叶冬梅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