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防控物资生产供应,推动企业安全复产,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一场“硬仗”。复工企业的防护物资能否持续保障到位?如何在推动“安全防控无死角”的同时保障“粮草”充足,让企业有“备”无患? 防护物资紧俏,企业“压力山大” “大量企业复工求购额温枪,谁家有闲置的,能否捐助一些……”这几天,苏州市吴江区工信局和区企业服务中心,很多人的朋友圈被这样一条求助信息刷屏。 企业复工以来,根据各地反馈,受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医护物资的需求激增、国家调拨任务必须刚性完成等因素影响,医护物资供应总体仍然偏紧,特别是防护口罩、防护服等供应紧张,复工企业直言“压力山大”。 “我们口罩有部分库存,但还不够长期使用。”雨润集团供应链管理部负责人王康算了一笔账: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3元一只,按全集团3万人算,26天出勤,一人一天需两个口罩,光一个月口罩的使用成本,就要增加400万元以上,更何况还不一定能买得到。 “大年初三我们就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提前谋划防护用品的采购。”亿能集团董事长周桂根介绍,企业为复工准备了近8000只防护口罩,并将根据防护物资使用情况同步做好物资采购,不过,由于防护物资紧俏,企业还是面临持续供给保障的压力。负责提供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家医院污水处理设备的无锡海拓已提前开工,公司行政人事部陶喜霞坦言,企业一边严守安全底线,保障消毒液和口罩等配备,一边由于存量有限采购相对困难,一直在寻求各类购买途径。 我省工业、商贸服务业企业和职工数量众多,截至2019年底各类企业就业登记人员已达2100万人,按全省60%复工率估算,数字依旧庞大,企业防控压力可想而知。此前,省工信厅分4个检查组赴各地抽查,总体看企业防控形势和生产经营稳定有序,特别是大企业集团相对较好。但部分中小企业防控措施尚未完全到位,防护物资的保障压力依旧较大。 “非常时期,企业需奋而‘自救’。”南京大学长江产经研究院研究员陈柳建议,复工企业可利用现有产能,将防护物资分配到生产一线,有条件的可在家远程办公,节省物资;从企业内部挖掘“防护产能”,号召员工额外自备口罩等个人防护物资,企业负责公共区域消杀,共同承担防护责任。 保供扩产,让企业有“备”无患 有“备”才能无患,为保障防护物资配给到位,还需打开一切通道,满足企业防护物资的供给需求。 “政府部门要第一时间发挥好‘店小二’的作用,协调辖区复工企业防护物资供给。”南京市浦口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下发《企业复工后操作指南》,主动收集复工企业防疫物资需求,截至11日,已帮助企业协调手套7万件,消毒、体温测量设备等防疫物资6.5万多件。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瞿斌表示,目前,区内每天大概生产口罩20万只,防护服1000多件,并帮助一些困难企业一次性采购防控物资。 精准服务,不少地方向企业派驻专门的“驻厂员”。“一人一企、一包到底。”宿迁经开区企业疫情防控小组相关人士介绍,该园区划分出8个片区,每片区由一名区领导挂包复工企业,协调物资保障要素等。同时,给园区企业配齐“驻厂员”,全程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还有的地方引导企业互帮互助。苏州市工贸企业含氯消毒剂保供方案日前全面启动,具备连续保供能力的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响应工信部门号召,仅8日、9日两天就免费向苏州全市工贸企业供应了63.5吨消毒剂。 “打牢保供基础的关键,还是加快复产达产。”省工信厅相关人士指出,由于疫情波及地域广时间久,国际国内市场采购机会大大下降,立足自身复产达产稳产,成为解决我省防护品紧缺问题的最主要出路,要着力保障复产、增产、转产和进口四个环节。对未来产能过剩的设备还会出台政策帮助转产,且实施财政兜底收储,进一步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张为付建议,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帮助支持有生产意愿、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开辟快速备案通道,紧急转产医护产品;组织企业加大境外采购力度,做好国内外医用物资标准比对衔接,按“零等待”要求加快进关手续,通过内“增”外“引”,增强物资供给,拉升复工率。 “开源节流”,还需宏观统筹 保障防护物资,离不开宏观统筹部署。为打赢防控物资供给“保卫战”,前不久,在全省防控医疗物资保障暨企业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上,副省长马秋林提出,要按照战时体制高效运转,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 “要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加强统筹,科学、精准调配物资。” 当天会上,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医疗物资保障组组长夏春胜表示,“开源”要立足服务企业增加产品供给,“与时间赛跑”加强外采,并进一步加快审批服务,努力帮助企业转产复产增产能;“节流”要促进物资高效使用,把最紧缺的物资用在最关键处。 为推动“开源节流”,保障防控物资供给,在各地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之后,省政府办公厅12日出台4方面22条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在协调保障服务方面,再次明确强化各部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促进服务,包括指导企业复工复产、帮助恢复生产经营、强化防疫物资生产等内容。”省工信厅副厅长李强解读说,对有条件、有意愿转产防疫物资的中小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全力协调解决转产过程中的问题;对国家和省确定的重要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通过省级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加大真金白银的奖补支持。 既要宏观统筹,更要微观落实。专家表示,不少企业复工面临防护物资“缺口”,说明还有保障提升的空间。“各地政府可以对标新政,进一步协调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加大生产强度,适当将一些普通防护物资向急需复工、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行业、企业倾斜,实现普惠性。”张为付说。 随着全省绝大多数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全面复工,重点物资产量和进口量逐日增加,统一采购、统一配置的平台机制加快建立,“一报三表”信息日报和驻厂员制度逐步完善,在各方“护航”下,防护物资保障必将愈发给力到位。(付 奇 颜 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