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水产品电子商务中心的一处分拣包装仓库内,工人们正在捆扎大闸蟹。 安顺 摄 编者按:秋风起,蟹脚痒,又是一年吃蟹季。随着大闸蟹消费趋于理性,一些产区从简单的“抢鲜”转向专注于提升品质、做强品牌,从单纯卖蟹转向农旅融合发展。在服务于消费者“品”蟹的基础上,发挥产区各自优势,引导蟹农提升养殖水平,促进大闸蟹产业高质量发展。 金秋九月,蟹肥膏浓。9月16日,在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及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农业主管部门的共同指导下,首届长三角大闸蟹云拼节暨长三角现代农业一体化论坛在上海市举办。这是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长三角农业一体化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 农业产业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推进长三角地区农业一体化,是加速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大闸蟹产业作为长三角地区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之一,其产量为全国的62.4%,产值约为全国的65%,率先开展一体化探索有着特殊意义。 一市三省联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大闸蟹就是阳澄湖大闸蟹的代名词。事实上,除阳澄湖外,长三角地区还有太湖、固城湖、洪泽湖等优质产区。长江中游的洞庭湖、洪湖也是大闸蟹的重要产区。但长期以来,除洪泽湖、固城湖等个别产区外,绝大部分产区大闸蟹都很难卖出好价钱。 “这些产区大闸蟹只能在线下渠道低价销售,或者被不良商家拉到苏州冒充阳澄湖大闸蟹,沦为‘洗澡蟹’‘听涛蟹’和‘过水蟹’。”有专家指出,真正来自阳澄湖湖区的大闸蟹市场每年仅为3亿元左右,但2019年全渠道打着阳澄湖大闸蟹招牌卖出去的螃蟹则高达300亿元。 如何让长三角大闸蟹走出困境?来自长三角各个大闸蟹主产区的领导和专家提供了新的思路。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叶军平认为,长三角大闸蟹产业发展,亟须解决区域标准不统一、大闸蟹品牌建设乏力、大闸蟹产销对接等问题。各方应该加强合作,发挥电商平台作用,帮助以大闸蟹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农产品探索出一条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唐冬寿同样指出,“一市三省联动,在大闸蟹的主产区率先完成联动,符合长三角一体化的思路,也有助于大闸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开幕仪式上,太湖、固城湖、洪泽湖、长荡湖、高邮湖、大纵湖、南漪湖、芜湖、兴化等长三角大闸蟹优势产区联合拼多多,共同成立“长三角大闸蟹云拼优品联盟”,推动长三角大闸蟹产业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拼多多通过开放百亿补贴、限时秒杀等优质流量赋能给优势湖区,真正助力湖区建设品牌,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品牌选择。去掉中间商,让大闸蟹从产地直连餐桌,真正做到新鲜看得见、实惠看得见、品质看得见。”拼多多副总裁陈秋表示。 制定产业标准,打造大闸蟹一体化样本 近年来,大闸蟹从长三角区域性消费逐渐发展为全国性消费,大闸蟹线上化率正在加速。2019年,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大闸蟹同比增长29%,远远超过电商行业平均增速。 “在大闸蟹电商销售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相关的一些挑战。”据江苏省淡水水产所研究员葛家春介绍:“首先,线下流通的分级标准并不适于线上,不同产区销售规格繁杂,不利于消费者购买决策;其次,缺斤少两依旧是普遍的问题,目前线上销售依然实行带绳重,蟹绳潜规则仍然盛行;第三,产后处理标准不统一,各个产区、经营主体对于螃蟹捕捞后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缺乏统一的标准。” 提前布局、制定产业标准,这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也是长三角农业一体化的关键要点之一。为了规范大闸蟹电商市场、统一产业标准,拼多多联合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共同制定“长三角云拼大闸蟹产业标准”,打造长三角大闸蟹产区的“互联网+产销一体化”标准,优化养殖模式,完善大闸蟹电商销售标准。一方面帮助蟹农节约养殖成本,另一方面规范商家,打击以次充好、蟹绳注水、虚假宣传等行业乱象。 据悉,云拼节将首次在行业内推出大闸蟹“足斤足两”概念:商家承诺足斤足两之后,将在标题页和详情页显示足斤足两标签。消费者在收到商品后,可以对螃蟹去绳后称重,损耗高于行业标准以上(失水率超过7%),平台将会进行赔付。 从把大闸蟹搬到线上、给予流量支持,到联动十大湖区成立优品联盟,再到培养新蟹农,并联合制定线上化流通产业标准,拼多多正在形成一整套大闸蟹一体化的样本。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大闸蟹项目只是拼多多助力长三角农业一体化的开始,通过大闸蟹一体化的样本,未来拼多多还将探索更多品类,深度助力长三角特色农产品上行。”陈秋表示。 启动新蟹农计划,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想要打造源头好蟹,改变流通环节、打造产品品牌是路径之一,与此同时,真正改良养殖端、重构大闸蟹利益分配链条同样重要。 目前,大闸蟹的销售主要依靠线下收购商来完成。与工业品的高线上化率不同,作为农产品的大闸蟹线上化率整体不高。截至2019年,大闸蟹整体市场规模约1100亿元,线上规模仅为40亿元,渗透率仅为3.6%。 在大闸蟹线下流通渠道中,一只螃蟹从池塘到消费者餐桌,需要经过蟹农、本地一级收购商、本地二级收购商、消费地收购商、商超/批发市场、消费者等多个环节。层层加价,最终消费者为高价买单。反之,中间商通过压低收购价格、提前预售蟹卡等方式,将市场风险转嫁给蟹农。 为了改变大闸蟹流通的利益分配格局、帮助蟹农赚到更多钱,在云拼节现场,拼多多正式发布了“新蟹农计划”:计划在未来5年内,帮助长三角大闸蟹产区培育100家电商龙头企业,1000家电商商家,并且创造200亿元的线上增量市场。 此次,拼多多发布的“新蟹农计划”,让蟹农看到了希望。蟹农在平台的帮助下,转型成为大闸蟹电商商家,通过平台直接对接消费者。一方面获取了流通环节的利益,另一方面直接面对消费者,可以依据消费需求,优化源头养殖模式。 “通过从培训、入驻,到资源扶持、流量倾斜在内的一揽子新蟹农计划,带动一批优质的新蟹农,成长为地方代表性企业,并且用2-3年的时间,助力各大主产区形成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真正帮助更多优势湖区的大闸蟹走向消费者。”陈秋表示。记者 胡明宝 |